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东纯
孙东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99
  • 关注人气:13,9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日本“被”打招呼

(2010-05-26 08:55:20)
标签:

日本

打招呼

老人

小孩

杂谈

分类: 日本琐事

我的奶奶就常说还是农村好,家家户户可以互相往来,住在城市的人连见了隔壁邻居也有不打招呼的,没人情味儿。我想,日本其实也是如此。沙弥香的老家附近邻居就特别有意思,就连我们想养一只野猫的事情也可以传开来,以至于时不时有人过来看一看,顺便聊聊家常。而我和沙弥香住的公寓,邻居之间就很少互相往来,见了面打个招呼但也从不串门,给足了私人空间。

日本人于日本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且距离还不小。这是我在日本生活之后潜意识里面形成的逻辑,于是和陌生的日本人打交道总生怕把握不好分寸,一不小心影响了别人的私人空间。

有一天下班从车站走回家,对面人行道迎来一个小姑娘,好像也是从学校回家的样子。我离开人行道往路边上走,人行道和道路间有灌木隔开来,这样好让我们彼此都达到一个不打招呼也不尴尬的距离。一离开了人行道,我才发现这种避开和陌生人交流的潜意识竟已经如此自然地发生。这算是一个成年人的特征吗,是不是我们长大了之后便开始如此地自然地关上心扉与陌生人隔绝?

“你好。”小姑娘的招呼突然打断了我的思考。

我突然有点措手不及地慌乱,也就也故作镇定地朝她点点头打个招呼。在日本住久了点头弯腰作为打招呼一部分已经不需要刻意就可以做出来,只是此时心里却并不平静。在这个“勇敢”的小姑娘面前,我似乎成了一个性格孤僻连招呼都不舍得打的小气鬼。突然想起日本夏天晚上很多老人为了锻炼身体常带着手电筒外出散步,遇到这些老人的时候倒还真是常常有“被打招呼”的情况。

是不是人的生命最初和最末的时候才能显示出一些交流的坦诚呢?如果成人的特征是毫无交流热情的冷漠,那我宁可做一个小孩,因为我是多么地喜欢被打招呼!

 我最 近在玩新浪微博,很 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 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i/1462491644

预约日本节庆活动摄影、购买作品
darrensunman@hotmail.com

----------------------------------------------------------------------------------------------
  关注我的新书:《迟到的间隔年》 *** 第三版已经上架 ***
  百度一下什么是间隔年?

细说日本家庭垃圾分类    国际广播电台英文版采访:http://english.cri.cn/4406/2010/04/01/1981s560635.htm


    13个月的国外旅程

    刻骨铭心的义工经历
    漫无目的地行走
    还有我和我的日本妻子在路上的一段姻缘

    豆瓣讨论区,点击进入!
    卓越网当当网现热卖中


《迟到的间隔年》书评和专访
凤凰网书评: http://book.ifeng.com/psl/dzsp/200909/0918_3553_1354275.shtml
《当当网》网友书评:http://commu.dangdang.com/review/reviewlist.php?pid=20674432
国际广播电台英文版采 访:http://english.cri.cn/4406/2010/04/01/1981s560635.htm
《南方日报》专访: http://travel.gznet.com/lylz/lylz_zx/200909 /t20090903_1151726.html  

《间隔年义工网》专版讨论区:http://bbs.freegapper.com/forum-18-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