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义工间隔年印度离别旅行瓦拉纳西 |
分类: 迟到的间隔年 |
离别
第三天的下午,我和沙弥香两个人在恒河边上散步。明天她就要回去加尔各答了,之后很
快就回日本。机票在她离开日本之前就已经订好,这个事实似乎在不断地提醒我,我和沙弥香的关系不可能继续下去,而我和沙弥香究竟是什么关系连我也搞不清楚。她是一个好女孩,本应珍惜,可是此时此刻,事实终究没有给我们一个可以珍惜的机会。所以我们似乎都心事重重。走在恒河边上,我们的话并不多。
我们后来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并排着坐下来,沙弥香把头靠在我的肩上,我们互相偎依着。忽然我听到她哭泣的声音,感觉到我的肩膀已经湿润。我搂着她,心里很感动!
我
们始终都要回到属于各自的地方那个,我们在路上相遇而又注定分开,而我的旅途当然还得继续走下去,下一个地方去哪里都不知道。旅途中的相逢终将只是美丽的
回忆,旅途上的人都是如此感性以至于有时候忘记了分别的几率。茫茫人海之中,相逢算是缘分,分别却也是理所当然。路上多少可爱的人一生中可以见上两次?
我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可以讨上沙弥香的喜欢,除了感动,也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晚上,野人照理带着我们一大帮人到了穆斯林区的餐馆吃晚餐。大家聚到一起了,气氛也好起来,似乎可以缓解一下忧愁的心情。不过我想,我和沙弥香的奇妙关系,他们多多少少是感觉得到的。可是不管怎么样,她明天就要走了。
最后一天的下午,我、野人和kuri一起送沙弥香去火车站。她买的是二等舱,而且是夜车,不过我们提前到,抢占到了一个行李架的空位,沙弥香可以睡在上面,我算是可以不那么担心了。
沙弥香一一和我们告别,走进车厢坐在行李架上面。火车还没有开动,我们三个人隔着窗口目送。沙弥香侧着脸不看我们,身子缩在行李架的一角,哭得很厉害,我看着心里难受。野人在一旁不断地向我唠叨:
“阿东,上车吧,和她一起去加尔各答,现在还来得及。”
“去吧,旅馆的东西我帮你看着。”
“不追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心跳得很厉害,真的上车吗?可是,到了加尔各答,然后呢,她还不是要回去日本。不过,果真就这么分别吗?但是,不分别还能怎样?我能够去日本吗,还是她来中国,还是…我的脑子突然之间想出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出来。
火
车开动了。沙弥香边哭着边朝我们招手。火车的车门开着,我随时都可以爬上去,完了补票就是。野人用身体撞了撞我,示意我上车。我转头看了看他,口里说着“
不”,心里却似乎真要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来。我们跟着移动的车厢窗口不断地向沙弥香告别,火车跑得越来越快了。野人又在旁边不断唠叨叫我上车,火车越来越
快…
最终,我还是没有爬上这趟火车。有时候在想,如果那天真的爬了上去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呵呵,可是我没有。
当时我以为我不可能再见到沙弥香了,也以为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子只是我间隔年的一个过客,却不知道她将成为我的妻子。
沙弥香离开时坐的火车,那天,我没有爬上去
我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可以讨上沙弥香的喜欢,除了感动,也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沙弥香离开时坐的火车,那天,我没有爬上去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5600342101322400/A/1/m.jpg
三轮车上
送完沙弥香回加尔各答之后,我、野人和kuri三个人一起叫了一部三轮车回去。在车
上的时候,Kuri说沙弥香把我们三个人回去的三轮车费都交给了他,说知道我和野人两个人肯定不会收下,估计kuri老实好说话,沙弥香就把任务交给了
他,说等到回去的时候付给车夫就是。
沙弥香真是一个体贴的人。想到她的离开,我不禁又有点失落。野人不知道是不是看出我的心事来,居然提议要唱歌。一部三轮车也就两个座位,kuri坐中间,再加上两个屁股肯定做不下,所以我和野人把脚放在座位上,坐在三轮车的靠背上,虽然不舒服但也别无选择。
Kuri先唱日本歌,然后轮到我们两个唱《蓝莲花》、《朋友》…进入繁华市区,我们还是没有停下来,而且越唱越大声,似乎想把旅行的忧郁和烦恼全部都喊出来。
我
想,无论是我、野人还是Kuri,大家应该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吧。不管怎样,沙弥香走了,剩下了三个大男人和旅馆里面的yoshie。Yoshie虽然旅行
多年,可是为人热情谦虚,并没有像有些旅行久了的人一般高高在上,加上她曾经留学中国的关系,我们四个人的关系比较好,我想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分享彼此的故
事吧。
在三轮车的座背上唱着歌,颠簸的路面把我的屁股震得发疼,可是我感到很感恩,在路上,我似乎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深厚的友情。
那天晚上,我们决定还是继续把义工做下去。
瓦拉纳西的义工生活
来到瓦拉纳西的仁爱之家(mother teresa’s
house),我才体验到在一个非政府组织里面工作应该有的感觉:没有人气的义工工作。比起加尔各答,这里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义工,还记得第一天到那边工
作的时候只有四个欧洲义工。在这里,连休息时间机构里面提供给义工吃的饼干也是有点过期发霉的,可见来这里的义工之少了。不过这个机构比垂死之家要大得多
了,总共有三层楼房,同样也是男女分开,我想大概有上百位病人吧。这里的病人类型很多,不过大部分也都还是老人,这个对我在垂死之家工作过的我来说,很快
就上手了。
少了加尔各答喧嚣的氛围,这里显得冷清却又少了几分心头的浮躁。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内心的感觉变得敏感了,我想,这
应该也是旅行久了之后慢慢形成的吧。于是虽然这里不能像加尔各答一样,每天都可以认识到很多的朋友,一大帮人每天一起聚餐喝酒聊天,而且工作量增加了更加
幸苦,可是我觉得这便是做义工真正的感觉。
可能,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让人学习怎么去“爱”,而这里让人学习怎么去“做”吧。
我们在这里的工作很简单,和垂死之家相似。每天洗衣服晾衣服,中午之前做印度烧饼给病人吃,完了喝点奶茶、吃点发霉的饼干,在病人就餐之前便离开。下午和晚上
都是我们的自由时间,我们四个人分享旅行故事和信息、用野人的笔记本电脑播放租借回来的印度电影光盘、有时候一大早起来看恒河日出…
生活,就是这么过着,半天的劳动,半天的自由,简单却又似乎没有每天都能玩出个新花样出来。
瓦拉纳西mother teresa's house的老人们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1830284678154/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1891413956975/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790944971337/A/1/m.jpg
有些老人还可以帮忙切菜做午饭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780944971335/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790944971336/A/1/m.jpg
我们也做饭,不过先得学习怎么做印度烧饼(chapati)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800944971338/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800944971339/A/1/m.jpg
我也似模似样地在做印度烧饼,试了才知道原来内中技术含量很高,不是一般想像中那么简单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9966620741124389/A/1/m.jpg
三轮车上
瓦拉纳西的义工生活
可能,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让人学习怎么去“爱”,而这里让人学习怎么去“做”吧。
瓦拉纳西mother teresa's house的老人们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1830284678154/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1891413956975/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790944971337/A/1/m.jpg
有些老人还可以帮忙切菜做午饭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780944971335/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790944971336/A/1/m.jpg
我们也做饭,不过先得学习怎么做印度烧饼(chapati)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800944971338/A/1/m.jpg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2192800944971339/A/1/m.jpg
我也似模似样地在做印度烧饼,试了才知道原来内中技术含量很高,不是一般想像中那么简单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219966620741124389/A/1/m.jpg
前一篇:日本“食”事(一)
后一篇:日本的奇怪食物-食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