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路窄-行走400天:迟到的间隔年(53)

标签:
爱在中国行印度加尔各答德兰慈善机构义工日本人间隔年旅行杂谈 |
分类: 迟到的间隔年 |
那天,办公室里面坐满了等候面试的义工,不同肤色,不同语言.有些白皮肤的义工等得有点焦急了,因为人太多,面试得时间太长,我也等了一两个小时了,可是我一点都不焦急,反而希望可以再待就一点,因为我从来没有过什么英文面试,大学四级英语考了四次才混了过去.想到用我得蹩脚英文去面试,心里就十分紧张.我觉得我好没用,当初出来的初衷本来就是要做义工的,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又是如此胆怯.
这里来登记的志愿者好多,大部分是亚洲人,这里分三个语种对志愿者进行解说,日文、韩文和英文。我是亚洲人种,却挤到英文组里面,显得特别别扭。原来日本人这么多啊,韩国组的人比起日本组的人要少很多。
突然我见到了那个日本人,那个十分无礼的缅甸旅馆日本人,我傻了眼,不会这么冤家路窄吧!他转过头,看到我了,从我们对视的眼神里面,我知道他还是认识我的,而我当然没有忘记这个奇怪的人。我们都没有向彼此打招呼,似乎大家明摆着对彼此没有好感。
“妈的,这里中国人一个都没有,日本人又这么多,是人家的地盘了。”我居然也如此无厘头且懊恼地想问题。
“are you catholic?”那个日本人走到我跟前,对我这么说,应该是个问题,可是当时我并不知道catholic就是天主教徒的意思。
“sorry?”
他突然又变得奇怪起来,神情看上去有点慌张,转头看看旁边的日本女孩子讲日本话了。靠!这什么态度嘛!老半天他又转过头来。
“are you Christian?”他又问。
我摇摇头表示不是,觉得莫名其妙的问题。为了使场景不要那么尴尬,我问他选择哪个地方做义工,他又转头看旁边的日本女孩子,眼神看上去十分无助,原来是在请翻译。天啊,原来是他英文的问题呢,他基本上不会讲英文。
突然间,一切和他的过节似乎都误会,并不是他无礼,而是因为他的英文水平和含蓄的性格,哈哈,原来如此。眼前这个身材比我还小的奇怪日本人忽然变得可爱起来。
他转过头,准备回答我的问题了:kalighat(意为“为了即将死去的人”,这是德兰修女创建的第一个庇护所)。
我笑了笑:me too。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Kuri。
这是早上从sudder street 步行到德兰慈善机构的路上景色,依然记得那种神圣的感觉
这就是那个奇怪的日本人,他叫kuri。他后来成了我很好的朋友,我现在在日本,我们迟一点就会见面了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5801/12143793020614630601/A/1/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