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旅行杂谈 |
――仅以此文,送给准旅行国外的中国背包客
语言是一个工具,而语言本来就是用来讲的而不是阅读和写作的。如果你是一个在默记“porridge”怎么拼写的准国外背包客,那大可不免,甚至,你可以不用记得porridge的发音,因为到了国外,你向厨师说“very few rice with lots of water”,智商正常的人还是会懂的。
说起一个人在国外旅行的事,很多人会疑惑地问一些问题,譬如签证难度、安全性、行程安排和住宿问题,而其中问得最多的,也就是语言的问题。
一直以为在国外用英文去旅行是平常无奇的事情,但人们的想法都不一样。上次从泰国旅行回来后,就有人问我泰国人是不是都会讲中文,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勉强接受,毕竟泰国有十分之一的华人,这个说法也就比较符合逻辑了;但问我是不是会讲泰文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夸张了。
是我们中国人对英文的国际性持怀疑态度,还是缺乏讲英文的信心?在国外旅行,当然是讲英文了。说到国外旅行讲英文,很多人会投来佩服的眼光,似乎这种场景离他们甚为遥远,殊不知眼前这个夸夸其谈的小子大学英语四级考了四次才通过,而且当初若不是为了学位,估计这辈子都别想拿到四级证书呢!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为了找个安静一点的地方学好英文过英语四级,便趁实习之便一个人坐着几十个小时的火车从广州到了云南。在丽江一个纳西旅馆住了下来,殊不知道整个旅馆熙熙攘攘却只有我一个中国旅客。也好,反正我脸皮厚,做题目的时候不懂闭着眼睛都可以抓个老外来指导指导。后来问多了,混熟了,居然有老外说我的口语好,说广州他们也有很多朋友,可是没有一个讲得比我好。当时心里在想,估计你们那些英语讲得不大好的名牌大学朋友都过了四级六级了,而四级过不了老子连学位都没有,四年本科还白混了。不过,老外朋友们的赞许似乎极大地弥补了自己的虚荣心。再后来,四级是好不容易过了,英文也还在学,只是,试是不考的,我看《老友记》…
工作的第一年春节,一个人跑去了泰国,一个情色与佛教并存的国度。在机场候机的时候还在担心自己半生不熟的英文能否把自己活着带回来。后来一到曼谷,居然也就和的士司机,和机场人员,和旅馆的老板很自然地讲起了英文…一切都似乎很意外,原来英文旅行比自己想象中的要简单得多了。
有了泰国的经验,后来去越南和柬埔寨也就很自然不成什么问题,反而时不时可以看看老外对一个英文发音比较标准、讲话比较流利的中国人的惊讶表情,慰藉一番自己读书时候英文成绩极差的阴影,满足一番自己与生俱来的虚荣心。
在国外旅行实在很难不遇到日本人,印象中,日本人的英文实在是差得很难形容,就如李阳所说的“先天性”不好。但也如我所见,很多只能将一个个英文单词拼接在一起的日本背包客却可靠一个人走遍好几个国家,不跟团,住廉价旅馆…
工作的时候,闲暇之余也上上中国一些英文聊天室,居然也有很多人以为我的专业就是英文,居然也有人以为我是做翻译的,也居然,有人以为我是老外…
这次从越南和柬埔寨回来之后也实在忙碌,除了工作,估计有一半的时间用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当然,因为我的独身公寓只有一房一厅,也就只能招待他们睡客厅了。一方面,尽一个背包客的道义,为江湖中人提供免费住宿;其二,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至少比看电视和杂志来得生动一点。而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对自己英文水平的自信也增加了不少。
有了日本人的例子,别说你不敢出国旅行的原因是英文;
有了我的经历,别说你的英文不好。
如果实在要讲,就如我和很多追问我英文口语怎么学的人讲的一样,你只需要两样东西:第一,李阳的精髓:开口讲,越大声越好,越快越好;第二,把《老友记》整套碟读完。然后,你可以走遍全世界了,即便在美国,你也可以抬头挺胸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