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山的流浪情结

(2006-10-25 19:31:54)
分类: 亚洲邻国

------我看到的一种另类人生

 

     一批批的“流浪汉”流出考山,又有一批批的“流浪汉”流进考山,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有背包客出现在考山地区。一个人,两个人,男的,女的,西方的,东方的,冰天雪地的北欧的,炎热无比的中东的……

 

 

考山路(Khao San RD)在我的感觉里头,已经不是一条路了。如果它是指一个地方,那它是东南亚地区世界背包客的大本营,考山路是容不了那么多人的,我不知道有没有鬼老管考山叫“Khao San Zoon”,但我觉得它应该叫“考山地区”比较合适;如果它是一种象征,那它是一种生活,一种另类的人生,一种流浪汉的情结。

第一次的出国自由行也就快要结束了。最后的一夜,还是在考山路,传说中的考山路。

在考山见到了许多其他地方见识不到的东西。

有西方女孩在这里生了小孩,用婴儿车推着赤裸裸的小孩大热天逛街的;有胡须长约1尺,光着上身一大早在酒吧喝醉酒,坐着睡在椅子上的;有白种人在街头卖艺的;有估计是艺术人生不得志,在考山摆摊卖抽象画的;有西方大学生来此寻欢作乐的;有在路边和当地摆摊卖吉他的探讨音乐的;有晚上在路边盖上地毯聊天的;有午夜跳街舞的;有晚上在路边将背包堆成一座山,一批人围着“山”在休息的;流浪汉晚上一手拿着啤酒,一手揽着泰国女孩在散步的;有耳朵上面挂着10几个耳环的;有衣服遮不到的地方都纹了身的……

一批批的“流浪汉”流出考山,又有一批批的“流浪汉”流进考山,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有背包客出现在考山地区。一个人,两个人,男的,女的,西方的,东方的,冰天雪地的北欧的,炎热无比的中东的……现在环绕一周,除了本地的服务生,其他的估计都是鬼老了,包括我。

走进“流浪汉”这片林子,里面什么鸟都有。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自愿,有人无奈;有人富满激情,有人颓废丧气;有人为了体验,有人为了逃避……

流浪汉在中国并非是一个好的词眼,在我的父辈看来,考山的大部分过客估计无非也就是要么学业无成,要么事业无成,年轻力壮不为前程奋斗拼搏却在过着一种毫无意义的生活。

就如以前的女友说我是一个“浪漫的现实主义者”一样,浪漫可能只是我的表面,现实理性估计才是我本质。考山地区估计很难改变我的生活,就如云南的旅行让我感触良多而我也是正常生活一样。

我也向往流浪,只是我依然觉得人首先得活着,得有一定的物质文明;然后得工作,有事业,保障离开父母之后自己的物质文明;最后才是在物质上面建立精神文明,去旅行、去流浪。至于旅行在时间和金钱上面的矛盾,其实也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矛盾,这就涉及到了“度”的问题了。不同人有不同的取舍。但至少我知道自己现在的物质水平,至少我还是会做一个比较符合逻辑的选择。

考山式生活充其量只是开拓了我的视野罢了,又或许让我体验了多一种的生活,至于生活怎么过,人要怎么活,还要我自己去选。但至少,看多了一种生活就多了一种生活的选择。如清迈Watchediluang Variviharn temple里的木牌上面写的:live to learn to live。而旅行的所谓见识,就是我们在learning how to live中的筹码。

回到中国,我还是要“正常”生活,考山地区只是我人生的驿站,经过了,也就过去了。留下来的是那种味道,那种感觉。而这味道这感觉又会沉淀,即使有一天平淡无味,它终将是我人生阅历的一部分。

是考山路把我引到泰国的,我的泰国之旅在这里开始,也会在这里结束!

午夜3点了,Bar里面还是这么热闹,我在想象,等会儿走出这门口,外面又会是什么样子?

真希望能看到一个宁静的考山,又或许没有人能够看到。

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背包客还会一批批地来又一批批地走。

 

                      远足写于2005年2月

考山的流浪情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