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皖北历史文化之竹林七贤、白居易
(2012-07-28 16:30:33)
标签: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诗仙白居易 |
分类: 我的散文随笔 |
安徽电视台科教频道12月17日—21日21:30分播出
一、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代七位名士的合称。这七位名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
◇他们为什么被称为“竹林七贤”呢?七贤,当然是七位有知识、有智慧、有思想的人。竹林呢,这是后代为他们的命名。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经常聚集在竹林里,或竹林附近。另一方面呢,有人认为,竹林既不是地名,也没有什么竹林,只是竹林七贤这个名,是西晋时代的文人取的,而西晋那个时代,比较喜欢引经据典,也喜欢引用外来文化,所以就借用天竺这样的外来符号,加以汉化,进行了竹林七贤这样的命名。
◇我们姑且认为竹林七贤就是喜欢在竹林里生活。那么他们在竹林里做什么呢?
◇他们在竹林里肆意纵酒,放浪形赅,佯狂避世,清谈老庄。虽然他们七个人的政治思想、生活态度不完全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但他们大都是“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的。
◇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为什么会“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竹林里清谈、纵酒、装狂、避世?这和他们生活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
◇竹林七贤生活的魏晋时代,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他们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纵酒、佯狂、避世、不合作等形式,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
◇竹林七贤里,有两位是皖北人。一位是嵇康,一位是刘伶。
◇嵇康,原姓奚,浙江绍兴人。他的先人躲避仇人,迁到了现在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和亳州市涡阳县石弓镇附近的嵇山附近,改姓嵇。现在的嵇山和嵇康墓,已很难寻找,嵇山因为开采,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石坑。
◇嵇康非常有才能,他文学、音乐、玄学无不博通,还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司马昭曾经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于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他采取了不合作态度,因此很遭司马氏的忌恨。最后终于惹来杀身之祸,年方四十,就被杀害了。
◇嵇康善长音乐,在当时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出名。临刑前,嵇康面不改色心不跳,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弹完以后,叹了一口气说,以前有一个人曾跟着我学弹《广陵散》,我还不怎么愿意多教他呢,《广陵散》从今天起就绝了,就不再有人会弹了。
◇刘伶是现在安徽淮北市宿州市附近人。他个子很矮,只有一米四,人长得也十分难看。但他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还经常装疯卖傻。
◇据说有一次有客人来访问,他不穿衣服。客人很生气,责怪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宅舍,把住房当做衣裤,你怎么跑到我的裤子里来了。
◇刘伶最善长的,是纵酒和品酒。他经常乘着鹿车,抱着酒壶,命令仆人拿着锄头,跟着车跑。他对仆人说,如果我醉死了,你就地挖个坑把我埋掉就是了。
◇有一次刘伶喝醉了,跟镇上的人吵架。镇上那个人五大三粗,提起拳头就要打他,刘伶不到一米四,又瘦又小,哪吃得住那人一拳。刘伶却不慌不忙说,我这么瘦小的身体,哪里安得下你老兄的拳头。那人一听,听笑了,就把拳头放下来,两人和好如初了。由此也可见得刘伶的机智。
◇还有一次,刘伶酒瘾上来了,控制不住,向老婆要酒。老婆把酒泼掉了,把酒壶也摔破了,哭着说,刘伶你喝酒太过分了,这样子不是养生之道,你怎么也要改正呀。刘伶说,好吧,我改,可是现在依靠我个人的力量已经改不掉了,要依靠鬼神的力量,你准备点酒肉祭祀神灵吧。他老婆信以为真,就准备了酒肉供奉在神位前。刘伶就跪下来告白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神灵啊,妇道人家的话不可信啊。说完,抓起酒肉,大吃大喝起来。
◇还有一些民间传说都很有意思。说这一次刘伶的老婆变成坏人了,她因为刘伶喝酒太过分,非常恼火,就和刘伶的小妾串通起来,酿了一大缸酒,对刘伶说,等把酒酿熟了,我们就请您喝个醉。刘伶说,好啊!酒熟的时候,他的妻子和小妾就请刘伶来喝酒,乘刘伶不防备,一齐用力把刘伶推进酒缸,然后用重物把缸口盖住。过了三天,听听缸里没有动静了,就开缸察看,只见酒早已被刘伶喝光了,刘伶呢,醉倒在酒糟之上。过了好大一会儿,刘伶才抬起头来,对他的妻妾说,你们说过要请我喝个大醉,为啥叫我在里闲坐着?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说酒圣杜康,这两个人不是一个朝代的,杜康是夏朝的。说杜康在洛阳城南开了家酒店,叫“杜康酒店”,酒店门口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猛虎一杯山中醉”,下联是“蛟龙两盏海底眠”,横批是“不醉不要钱”。刘伶从酒店前经过,看见对联后大怒,说,何人出此狂言?于是连饮三杯,一醉不起。
刘伶的妻子以为刘伶死了,就把他埋了。三年后,杜康抱着酒坛子来到刘伶家讨账,刘妻生气地说,他喝了你的酒就醉死了,你还要什么账?杜康笑着说,他是醉了,哪里是死了?于是两人来到刘伶坟前,拍着酒坛子叫道:“刘伶刘伶快起来,杜康又给你送好酒来了!话音刚落,只听晴天一声雷,刘伶红光满面地从坟墓中走了出来,连声说,好酒,好酒,真是好酒,我要成仙啦!杜康连忙上前搀住他说,我这酒仙就是专程来接你这醉仙的。于是二人驾起五彩祥云,飘然而去。一对酒仙就这样诞生了。
◇刘伶生活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中,他虽然反对当权者的统治,但个人又无力去改变那个社会,为了避免迫害,就采用这种放浪形赅、装疯卖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合作。
二、白居易在宿州符离
◇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生他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四十四岁了,他的母亲才十八岁。
◇白居易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到现在的徐州一带当官,就把家里人都带去了。白居易八九岁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他父亲把妻儿送到符离生活,符离离徐州很近,只有几十公里。从那以后,白居易断断续续在符离生活了十几个年头。
◇符离也是个很古老的地名了。符离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当时的符离,北有符山,南有离草。美丽的符山吸引着白居易,蜿蜒的濉水陶冶了他,符离的土地养育了他,广阔的原野也让白居易着迷。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左右的习作。诗的题目叫《赋得古原草送别》。所谓“赋得”,实际上就是应考时的命题作文,前面就要加上“赋得”这两个字。但这首诗并不是白居易应考时写的诗,而是他仿照应考格式做的模拟试题。
◇写完这首诗,白居易拿着自己的诗文,来到首都长安,请住在长安的大文人顾况,请他指正。顾况一看白居易的姓名,白居易,就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接着再一看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连忙改口,有才如此,居又何难,居又何难!
◇白居易在长安、江南等地游历了几年,19岁那年,他又回到了符离。在符离,他一边休息,一边写诗作文,一边回味这几年游历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时,邻家一位十五岁的花季少女闯入了青年白居易的生活,她就是聪明美丽的湘灵。
◇两人很快陷入热恋之中。他们私下经常约会,符山旁,濉河畔,柳荫里,月光下,都留下了他们爱情的足迹。白居易经常教湘灵识字,读诗,湘灵也给白居易送过香荷包、铜镜等等信物。
◇但是由于门不当户不对,湘灵和白居易的爱情遭到了白家的强烈反对。白居易与湘灵在濉河边见了最后一面,白居易就无奈地遵从父母的旨意,外出求学去了。自此一别,白居易三十七岁之前没有结婚,而湘灵也到三十岁都没有出嫁。
◇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不能忘怀的。白居易一生前前后后写了近十首诗,来纪念他和湘灵的爱情。他的另外一些著名的诗歌里,例如长诗《长恨歌》,也有他和湘灵恋爱的总结、体会。白居易五十岁的时候,还写下了《寄远》这样的诗,寄托对湘灵的爱情。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是白居易最著名的一首词《长相思》。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白居易的这些诗词里,都充满了对湘灵,或湘灵那样的女子的爱怜之情。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客://xuhui1017.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