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宁国作家文丛”序
(2010-08-07 17:19:07)
标签:
文丛宁国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山核桃 |
分类: 我的最新信息 |
“宁国作家文丛”序
宁国市作家协会编辑的“宁国作家文丛”现在出版了,这不仅可喜可贺,而且值得肃然起敬!
宁国我去过多次,每一次去,都有一些新的感触,新的收获。那是安徽东南隅与浙江交界的一块灵山秀水、资源宝地,她出产的山茶、山核桃、竹笋,在省内外有着很大的名气,相关的企业已经把业务做到了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我家在北京阜成门有一处小房子,女儿就告诉我,在附近的南礼士路,有宁国一家山核桃企业的门面,她看了感觉特别亲切。宁国的竹笋也名扬海外,2005年我去宁国采访,车开进老山深坞,岚山黛峰之间,一家不甚起眼的乡镇企业,其笋产品的出口,竟占据了中国同类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让人钦佩。
说宁国是灵山秀水、资源宝地,并非单纯说她的山好、水美、资源丰富,而是要把宁国的山、水、资源和宁国的人文精神相提并论,且化为浑然的一体来看待。拿山来说,宁国没有比得上附近黄山的峰岭;拿水来讲,宁国也还未见能与邻地千岛湖、太平湖比肩的水面;拿资源的丰富来看,宁国也并非独占鳌头、独步天下、无出其右;拿人口来论,宁国也只是安徽中下等的人口小市(县)。但宁国人敢想敢为,思路清晰,眼界开阔,手法也细腻、到位。夏霖风景区我去过三次,青龙湾风景区我去过三次,恩龙山庄也去过两次,每次去,这些风景区都在发展,都有新开拓。宁国还一直是安徽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之一,且时常名列榜首,令人刮目相看。
宁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承继了宁国人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特质,新世纪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跃进。特别是2005年宁国市作家协会成立后,市作协坚持团结全市广大作家、作者,开展形式广泛的研讨、采风、读书、竞赛等活动,为宁国市的文学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打下了有益的基础。此次“宁国作家文丛”的策划、编辑、出版、发行,开了我省县级作协系统组织编辑出版当地作家文学丛书的先河,是一个创举。此举不仅会将宁国市的文学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也是安徽文坛的新收获,是安徽文学事业进步、发展的又一个新标志。
“宁国作家文丛”一套9种,阵容强大,多姿多彩。华和平先生的散文朴素,简约,淳厚悠远,抵人心灵;帅忠平先生的小说则以“小”博“大”,虽然故事多为城乡间人物,却暗合着宏阔的时代江河;程洪飞先生的诗文视角独见,空灵冲淡;高明月先生的诗歌散怀山水,提炼精神;石泽凤女士的文字层级分明,凝郁却悠然;韩珺女士的文字则光亮潜厚,哲思闪现;朱普清女士的散文朴拙开阔,有着健康的光泽;吴云驾先生的诗作别出心地,疾徐有致;而高元生先生的文字则简略沉厚,笔力扎实。
“宁国作家文丛”的出版,是前一阶段宁国市文学创作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对当地有一种文化积累的大意义,更是宁国市各位作家辛勤笔耕,宁国市作家协会的领导和各位策划组织者多方努力、坚持有为、细致工作的结果。在丛书策划、编辑、出版过程中,宁国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给予了重大支持,市文联也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支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宁国中学以及李为民校长着眼于文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这套丛书的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教育家的眼界和心胸。这些劳动、努力、支持和帮助,不仅仅丰润、惠泽了宁国市文坛,也是对安徽文学事业大发展的贡献和大力支持,这正是我要肃然起敬的缘由。
祝宁国市文学创作百花齐放、万紫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