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随笔:文学新皖军崛起与精品创作
(2010-03-02 12:05:25)
标签:
文学新皖军崛起精品创作 |
分类: 我的散文随笔 |
1、文学新皖军应从啥时算起?
我个人认为,文学新皖军应指新中国成立前后直至未来某个时期出生的作家,这就包括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所有作家。他们的创作构成着文学新皖军创作成就的主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有“文学皖军”提法出现,那时候安徽文学的主将,均为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安徽籍或一直在安徽工作的前辈作家。所谓文学“新”皖军,主要是为作出一种年代上的区分。
2、文学皖军和新皖军的区分没有其他意义?
除厘清人们的认知、便于掌握和交流外,分类和界定本身就能酝酿话题、聚拢思想、打造机制。文学新皖军的提出,能够形成一种激励思路,激励安徽文坛的后来者向更高的文学标准看齐。也是身份认同的一种形式:人们需要明确各种各样的身份才能“安居乐业”。
3、文学新皖军的现状如何?
我们暂且按照出生年代来讨论吧。宏观地看,安徽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大致形成了一个群体,在中国当代文坛有一定影响;六十年代及其以后出生的作家尚未能整体走出安徽。
4、安徽历史文化土壤如何?
丰厚。以我个人的看法,安徽的历史文化是两头大,中间小。两头大一是淮北历史文化有着辉煌的积淀。现在各地都在“抢文化”、“抢名人”,如果以淮河流域为单元来进行文化界定的话,那么孔孟老庄都可划入淮河文化圈,也就都与皖文化关涉了。淮河的主体部分在安徽,黄河南岸郑州以下部分又并无入河支流,均属淮河流域。另一是明清以来皖南徽文化的辉煌。徽文化是山区形态以物质为本的商贸文化,因其较匹配于西方文明的自由市场原则而大行其道。
江淮之间地域广大,亮点众多,特别是合肥地区、安庆地区以政制为中心的历史、移民、生活方式所形成的文化元素,尚需深入提炼、归纳和挖掘。
5、文学土壤怎样?
也十分丰厚:有人物,有流派,有群体。前文提到的老、庄,他们的代表作均可视为文学作品。东汉汉献帝时期的建安文学成就非凡。清桐城散文自成一派,影响广远。吴敬梓的讽刺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高峰。现代潜山的张恨水,绩溪的胡适等都有特别的文学成就。
6、地域文化的不同会不会影响作家的创作?
皖地历史文化沉淀是安徽作家自成一格的基础母乳。在中华文化的大框架内,安徽地域文化会为安徽作家的创作打上醒目的烙印。我们怎样吃,怎样喝,是主食麦还是主吃稻,性格硬还是脾气软,有啥风俗,怎样看待他人,怎样受身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定会与东北人、云南人、广东人有区别。这既是文学陌生化的朴素起点,也是多元文化得以维系的基础。但在愈加“全国化”、“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坚守与吸纳,保存与引进,包容与拒绝,都是值得细心体会和认真选择的命题。
7、经济发展对文学创作有没有影响?
宏观看,一定会有影响。不要忘了,人类文明的起点,就是以经济的发展、初级城镇的出现为标志的:当人类聚合成城镇,并逐渐有能力养活一批闲人(管理者、思想者、知识分子、诗人),人类社会才得以在愈加成熟的思想和文化指引下快速进化、远离动物性。经济是文化和文学发展的真正基础。这是一个有边界的适当范围的话题。衣食无忧和不同文化间的充分开放,是文化成熟发展的两大前提。
8、与长三角省市比,安徽经济发展尚有很大空间,对文学影响怎样?
近年来,安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过万亿,财政收入跃升过1500亿,对安徽文学事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一方面是安徽各地区经济状况总体向好,发展较快,另一方面是安徽文坛这条小河里的货币量逐年增多,这都会从宏观上影响安徽文学的发展。
9、作协体制的作用?
作协体制是安徽文学大发展的一个环节,但其位于行业顶端,从社会管理分工的角度看,则是行业最重要的环节。在不同的前提和背景下,作协体制起到不同的作用,显示不同的份量。安徽省作家协会的职能是对全省作家及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服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管理观念不断更新、变化,服务的重要性愈益凸显。联络和协调也都离不开服务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如何强化作协体制的公益性,也是作协体制能否可持续地、“合法”地存在的命门。
10、精品创作与文学整体发展是什么关系?
明珠和基础的关系。我们总是说文化有一种滞后的效应,即文化的物质建设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但其与社会方方面面杂糅整合、发酵反应、脱胎新品,则需要一段必须的、不可精准化预测的时间。文学建设也有一种滞后的效应,即文学的物质建设(包括可见的形式,譬如文学采风和作品研讨会)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但文学大繁荣、大范围文学成果的出现以及明珠闪耀亮相则是滞后的。所以文学的前期工作、前期“投入”和整体发展是文学大繁荣的关键。
11、作协能为作家做些什么?
除了各种服务以外,主要是为安徽文坛、安徽作家争取和创造尽可能丰富的资源。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资源的争取和拥有,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因为种种原因,安徽的文学服务资源相对还不丰富,但我们正全方位地努力,逐步争取更多、更多样化的资源,为全省的作家服务。
12、作家创作和新皖军崛起、精品创作是什么关系?
作家的创作是本话题的主体。没有作家的智慧创作,新皖军崛起和精品创作都只能是文件和方案上的概念和口号。文学创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许多情况下也是体力劳动),由于语言艺术的创新特点,文学创作摒弃重复性写作、鄙视概念化写作、不屑模仿性写作,所以精品创作对作家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精品有时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契合正是对我们多创造“机”和“缘”的肯定。
13、安徽作家怎样走出安徽?怎样自律?
对作家个人而言,文学创作大约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经济收益,一是影响人类社会思想文化进程。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背景下,文学创作的目的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有些是我们自己要写的,有些是别人要我们写的,有些是我们不得不写的,有些则兼而有之。平心静气地看,我们都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其中。但作家的选择和自律会决定作家的高度。如果不能管束自己,必将付出沉重代价,无所安身立命,并永远走不出安徽,走不出地域。
14、作家走出安徽,个人还需作哪方面的努力?
提升自身学养。这是文学创造和创新的关键。一味重复性的劳动应该适可而止。但如何停止及突破?只能倚靠提升自身学养,提高自身对生活的创新解读和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