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虎年初四的北京

(2010-02-22 21:26:42)
标签:

鼓阵

北京地坛

东胡人

丰腰

党项羌

分类: 我的散文随笔

 

 

 

                              虎年正月初四的北京

 

      好些个大年初一我都是在北京过的:年三十和家人在一起吃过年夜饭,我就打点行装,出门前往北京的“肆零书屋”,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看报,写东西,逛逛“清冷”的北京,饿了吃许久未吃还真有点想它的方便面,感觉是一种绝佳的身心净化的过程。

      时断时续的爆竹声在北京晴冷的天空回荡成为一种节庆的背景。只有春节期间,北京才显现出它的另一面:既不过度拥挤,也不过分喧嚣和嘈杂,连宽展的二环路上的车流也变得畅快不已,天空更几近蔚蓝。许多人集中到各处的庙会去了。譬如地坛。十元钱的门票。各种各样的烤肉、爆肚、醉枣、大麻花,还有娱乐性的看洋画、皮影戏、疑兵阵、美女与蛇、套圈、射击、腰鼓阵。如果没有偶尔的一阵很旋的旋风携起裸地上的沙尘扑向汹涌的人流,你似乎不容易想起这是在北方,在北京。在沙尘掠过的瞬间,我会想起我断续读过的那些关于北方的民族的书籍。历史上持续的社会动荡,持久的资源争夺中血腥的屠城和杀戮,一方面是冷兵器斩首的寒光,另一方面又是血脉的汇流交织。由于中国的历史一贯是北攻南守的,所以北京很长时间都是战争的前沿,又是政治的中心,当然也因此而成为文明和民族的大熔炉,连明朝的皇帝都会痛下决心舍弃江南亚热带滋润舒适的气候,跑到北京来镇守江山社稷,硬生生为北京增添了一抹又一抹辉煌和痛楚。文化不光是软的和说服性的,文化也有硬的强制性的一面。

      我吃羊杂碎,吃大串的烤肉。在腰鼓阵的大舞台下,我的眼光延展到舞台的背景那里。我惊讶地发现,2010年2月17日星期三,庚寅虎年初四,北京晴明的蓝天下,一片片高垂的柳丝已经嫩绿一片。我的心里砰然一动。我的心窗开放得更远、更宽敞了。我的眼光越过北京地坛的高墙,射向更远一些的北方,东北方,西北方,也就是北京的周边。向东北越过燕山山脉那些有年头有讲头的古老山口,进入秦汉主流话语时期东胡人游牧的山林(雪一定仍很厚,一直到农历的仲春);向北向北偏西则越过军都山进入蒙古高原,利用草原这种不稳定的边缘性的资源,发展起人类的游牧文明;向西越过大行山进入晋地,在那里掘地三尺即可尽得宝贵的能源乌金,并且体验老陈醋无所不在的威力。

      这就是北京和它的部分周边。北京的积淀太丰厚了。北京就是如此被三面相环的山系兜兜着,并且向南、向黄淮海大平原一览无余地敞开胸怀。我真的很想徒步行走以上例举的所有这些区域!但这次显然不行了,时间不允许,我的心情也不太稳定:我总因为与我无干的动荡的全球政局而无端烦心,也因为我在百万庄图书大厦目睹了古代北方的一些民族,例如拓跋鲜卑部、契丹女真人、西夏党项羌的汇流入海而浮想连翩。在地坛的庙会上我能很容易地看到他们的真身化影:那些粗鼻砺口,方头大脸,面相滞重的男、女,(我猜想)他们正是那些横枪跃马、驰骋沙场、失踪多年的人群族裔。他们说着地道的北京话,期待着每一年的春节中秋,搭机前往东南亚旅游,因收受贿赂而收监,在天坛的曲艺场人气爆旺,他们正是我们的一部分。

      2010年2月18日星期四,庚寅虎年初五,北京晴明的蓝天下,我心神宁静地返回“南方”,重归江淮。空气的湿度逐渐浓郁起来,我的手面也不再干躁粗糙。一位丰腰厚臀的哺乳期的女士拟向我借靠窗的座位拍宇宙云翳。我毫不迟缓地让座给她。虽然她不知晓,但我却似乎明了她的“来龙去脉:我指的是她可能的祖迹——他们驱赶着牛羊,由蒙古草原东北部的山洞出发,最后落脚在洛阳以东的平原,成为仗犁播种的好手。我有点倦困。于是,我闭眼睡着了。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客”:http://xuhui1017.blog.soh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