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闲逛者”:面向生存的写作

(2008-10-03 20:29:45)
标签:

“闲逛者”:

面向生存

的写作

分类: 我的最新信息

“闲逛者”:面向生存的写作

赵蓉

 

2008年8月,写作了《碑》、《焚烧的春天》、《夏天的公事》、《尘世》等小说力作的许辉,拿出了一本有可能探究及出示他小说中现实世界的散文集——《和自己的心情单独在一起》。许辉的散文写作无疑有些特殊,其独特之处,相当一部分源于其操作散文世界或曰内心生活的步态,令人想起在巴黎拱廊街辗转踯躅的闲逛者本雅明。因此,在对这本看似个人经验浓厚的散文的阅读过程中,无所适从的精神紧张与过度的宁静始终如影随形。令人怀疑,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在同样忽而闲适停顿、忽而大踏步无畏前行的阅读中被最终忽略。

本雅明在对波特莱尔评论时用了“游手好闲”一词,他认为“游手好闲的文人”(闲逛者)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是一种面对社会的边缘姿态。本雅明也是如此,以相同的方式,享受着现代社会里绝对的精神自由。闲逛者这在某一时代被“隐蔽的行走与思维方式”,既来源于闲逛者断断续续的步履和呼吸的节奏,也来源于闲逛者的思想。只是,在许辉这里,闲逛不仅主体鲜明,而且内在目标明确,并且最终承担了现代社会对美好、本真、自然、理想等一切词语的想象。尽管他在书斋逼仄的窗口临窗而望,但他的视线和闲逛,却总能迅速而豪迈地穿城而过,越过曲折蜿蜒的城市居民楼的隘口,擦过城市广场和菜市小撮的玩牌人与闲聊者,直抵广袤的淮北平原。那里,小麦黄熟了,河滩泛滥着,丰腴的妇人和坚挺的男人像是永远都在那儿,乡间正袒露着最诱人的秘密,充满着汗津津的活力与芬芳。

这是健康的、沉静的、有温度,并且与大地、天空和自我保持着令人感动的贴近的写作。如何写作,终究是一个面对世界的方式的问题,是一个如何生存的问题。偏重于理想和沉湎的散文写作,提供人类理想和沉湎的可能。这样散文的根,因此与大地紧密地生长在了一起,水泥街道有清晨菜市的市井气,乡村田埂有日间麦田里的热力。在久别天空、大地、或者旷野的文坛,许辉又一次充当了边缘域行走的闲逛者,用眼睛、耳鼻、毛孔、精神,进入越来越被忽略的生存的写作。

面向生存的进入过程,不仅艰难,而且具有欺骗性。不在现实,而在理想;不在此处,而在彼处;不在当刻,而在回忆。这其中,话题的选择反倒显得不太重要。正如作者自序所说,写作和说话一样有选择性,倾向于熟悉的事物。话题背后去叩响存在和世界本真的可能性会不会更为诱惑?因此,我们看到,处于居室的散文主体沉溺并且躁动,于城间游走则略显惶惑,唯有进入乡间,他才忽而开始鲜活自在起来。但这种处境并不能改变他同时具有的另外一种身份,在某些片段里,他与此刻的时间空间似乎总有些许错位和距离。他贴近乡间的呼吸,却也是个局外人;他在环绕村庄的路上不断行走,却始终走不近;他不由自主奔赴广袤的土地,迷醉于枣花麦香,又携带着乡间的旧梦茫茫然离开。也是因此,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以乡间散步为思想解闷的观光者,而从具体而鲜活的情境中脱离开来,使目光所及具有了独立的精神投射与理性思维能力。对许辉来说,世界的本真原本就很容易被忽略,而他的目的,则是还原了久被掩埋的理性的本来面目。并最终,通过疑似的想象与回忆梦境、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微妙踪迹,使得世界的本真面向我们,展现得真实而可靠。

这是生命进化、哲学思考以及随笔式的写作中,枯燥却充满了浓郁诗意的过程。闲逛者穿城而过,其精神却隐藏在永恒的焦虑、不安、兴奋与战栗中。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散文如此安宁,以及要对这安宁的力量如此渴求的原因。(刊于文艺报·本文使用已获作者授权)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客”:http://xuhui1017.blog.soh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