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巢湖白山白石天河圩区稻田女孩 |
分类: 我的散文随笔 |
白山在庐江县境内。白山这名字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指白山镇,另一重意义是指白山镇后的一座山──白山。
去白山是乘小轮去的。小轮从合肥出发,顺南淝河而巢湖,又由巢湖溯白石天河而白山。白石天河曲折蜿蜒,水势浩大。船驶入白石天河的时候,我一个人攀上了客轮的篷顶。从这里望出去,水天一色,尽览无余,白石天河芦草丛生、水湾甚多,两岸散布着农户、小块菜地和各种各样的草、灌植物,真使人疑惑误入了书中记载的南蛮沃地。
入白石天河走了近一个小时,便到了白山镇。上得岸来,是一道长街,长街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了,街头百货杂置、商贾繁茂,陈年旧屋之间,时不时冒出一、两幢装潢精美的的高楼大厦来。白山镇坐北朝南,身后就是名为白山的两座相连的山头。这里是水网鱼稻之地,加之孤突秀健的山体,给人一种物华天宝的感觉。因是坐山而起,镇街北面的房屋,都层层高上,巷里走出来的女子,得山水天光的灵气,也都是丑的少,俊的多,皮脂也有极细嫩的。
第二天上午才去登白山。先逛了白山中学,再出中学后墙一个极仄窄的小门而上了山。山坡草石相补,刚柔相宜,草色绵软,走两步就忍不住想要躺下来享受一番。迁延了半个多小时才登上山顶。山顶是一片坦地,坦地上多起突兀的大石头。这天是星期天,山上却没有人。我独占了山头,似有占山为王之感。山顶风极大,却辨不出是哪方来风。随意地四方看了,但见山下稻田极广,河堤却极细,细成一根游丝。知道这就叫圩子。圩里尽是好地,水肥充足,稻谷溢丰;但若圩外水大,险象即生,圩区成湖的事,我也见过,这就叫一利一弊吧。
望得够了,转身正要下山,却有一个女孩,领着三个蹦跳玩耍的小孩,攀上山顶来。女孩二十二、三岁年纪,清眉秀目,面相姣好。那三个小孩子,大约不都是她的(或至多有一个是她的;甚至没有一个是她的)。我突然很想跟她搭话。她见我站住了,自个也就站住了,怂恿那些孩子跑开玩儿去。我开口说:“这山叫什么山?”她说:“叫白山。”我说:“怎么叫白山?这山一点都不白。”她说:“传下来就叫白山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看她的面孔,想说一句讨人喜欢的话:“或许这里的人白,才叫白山的。”但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她轻轻地看着我说:“你是从哪里来的?”我说:“从合肥来的。”她说:“来做什么的?”我说:“来出差的。”两人都站着不动,都还想说些话语,却一时找不出话头来。山上没有别人,大石头下边有人坐白了的痕迹;孩子们都在远处自个玩着。但却找不出话头来.
又对看了一眼,我便怅怅地下山了。下得山来,乘船归了。船走入巢湖,走入水天浩淼之间。再想起那山,那镇,却只留下一个“白”字。柔白。甜蜜蜜,温软软的,一袭浓浓的人间烟火的味道。
链接“淮北佬许辉的小说博客”:http://xuhui1017.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