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格、藏区文化中心、康巴文化发祥地、格萨尔王家乡

(2007-01-06 14:10:41)
分类: 我的旅行

德格、藏区文化中心、康巴文化发祥地、格萨尔王家乡

心逐渐从紧张、刺激、震撼以及这些心理活动之后的疲惫感中解放出来。

太阳暖洋洋地照晒着。一路景色佳绝。快到德格时,草原和缓坡变成了深山峡谷,G317线两边山峰笔立,深谷中一道山水,风光真是美极了。

1120分下山,下午1点多到德格。

德格县城也是沿河谷修建的长条形的小城,城市也还漂亮,色去河穿城而过。我们住在“格萨尔藏式酒店”里,双人间60元,藏式房天花和墙上绘制着花饰、动物、神祗等藏文化图案。

德格,一个了不起的地方,藏语意为“善地”。德格曾是中国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个分别是西藏的拉萨和甘南的夏河(拉卜楞)。德格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的家乡。但格萨尔王的出生地在德格的阿须乡,没有车很是不方便前往。

另外,据格萨尔藏式酒店墙上贴的宣传画介绍,德格还是南派藏医、康巴藏画的发祥地,这里的方言被誉为康巴标准藏语,德格风格独特的建筑、文学亦源远流长。

在一家四川人开的小饭馆就餐,炒两个菜,吃米饭。老板娘说,德格这里的物价比成都都高。这里的藏民收入也高,他们主要挖药材赚钱,如冬虫夏草,一斤能卖一万多块钱,一根就要十几块钱。现在正是卖虫草的季节,但德格的季节已经过去了,与德格隔江(金沙江)相望的江达县,海拔比德格高,凉一些,此刻正是时候。

德格最有名的地方是德格印经院。我们去的时候正当太阳猛烈,站在太阳下,身上晒得很厉害。几个女的老外卸下肩上的大背包,坐在印经院的门外石阶上喝水,看地图。不知道这一路为什么遇到的大都是女性的老外,她们更有空闲?一些稍上些年岁的藏族男人在街头背阳的地方下一种不认得的棋。

德格印经院藏文名译成汉语全称为“德格吉祥聚慧院”,它是德格除格萨尔王故里外又一世界性的文化名牌。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为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拥有藏区所有文化典籍的70%,木刻印板近30万块,享有世界藏文化百科全书的盛誉。

印经院门票25元。一位象院工的藏人带我们进去看。印经院属木石结构,藏有印板的地方黑乎乎的,不由人带着一时真摸不到头脑。楼上楼下都有工人在卖力地用雕版印刷经文,这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术,在内地已经完全看不到了。这些工人的工资是每人每天15元。

印经院正对门的高墙上赫然悬挂着阎罗王的铜质大印,问印经院守门人,他说这既是一种护佑,又预示着阴与阳的轮回。

和许尔茜去德格县似乎是惟一的一个网吧上网,里面乱糟糟的,但爆满。每小时4元,是这一路上最贵的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