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学者认可了,“夏”就证实了?(NHK《中夏文明の誕生》点读8)

(2013-02-02 07:30:01)
标签:

nhk

考古学

夏商周

中国文明之谜

中夏

文化

分类: 轻松或并不轻松的时刻

然而,随着中国发掘的细节信息逐渐公布出来,日本学界的风向开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契机,是多次在中国亲手发掘的考古学者,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冈村秀典发表的论著。2003年,着眼于二里头遗址发掘报告的冈村,又前往现地考察,加之冷静绵密的分析,最后论证了“夏”的真实存在。此后,日本的不少考古学者开始对“夏”进行探讨。不久,日本的学会也认可了二里头遗址为“夏”都的结论。教科书虽然还未及重写,但迄今为止对“夏”的真实存在一直保持慎重态度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在2012年秋举办的《中国  王朝の至寶》展上,也在“夏”之前去掉了“幻の”的形容词。逐渐地,中国以外的国家也开始认可“夏”王朝的真实存在。

如果认为历史的发现不独为该国所有而且应为世界共有的话,那么甚至可以说“夏”王朝的新发现就是在2012年吧。

 

上文中提到的冈村秀典教授的论著,指的是其《夏王朝——王権誕生の考古学》一书(講談社,2003年)。我在应NHK之邀于去年1月赴京都与冈村教授对谈之际,在京都大学做了《“夏王朝”考古:学术史·新动向·新思考》的学术报告。其中,论及我对冈村教授此书的评价,这里不妨摘录于此,供大家比照思考:

 

我看冈村教授的《夏王朝》

冈村教授新书出版不久的2004年年初,我正在日本做学术访问,第一时间获赠冈村先生的大作,一气读完,非常兴奋。

在这部书中,冈村先生对中国考古学界某些思维方式的评价入木三分,正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学者在反思的。同时,他又最大限度地给中国考古学界的不懈努力以肯定的评价。

按我的理解,尽管书名上醒目地用了“夏王朝”,冈村先生的理念不同于中国学者的主流认识,他们往往积极地将文献与考古资料作简单的比附。作者是把这一问题从文献和考古两个方面来解析的,他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传世文献,指出这些文献所载“夏”的史迹,只能让我们了解战国秦汉人眼中的“夏王朝”是什么样,而不能当作信史来看待。可以说,这部书是融谨严的考古学分析与对文献中所遗留史影的总体把握于一身的。

冈村教授对“夏王朝”的认定,是建立在考古学分析的基础上的。他指出“夏王朝”的上限还不能确定,只是认可了中国学者关于二里头与偃师商城时空和族群关系的推理,认为这应当就是夏商分界的考古学证据,即找到了“夏王朝”的下限,从而确认二里头为夏王朝的遗存,由是提出“夏王朝存在论”。

如果我们认可考古学属于广义的历史学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该承认考古学能够做的更多是解释而非实证。尤其在早期历史的探索中,“真相”是无从验证的,所以“正确”与“错误”之类的断语并不合适。

从这个意义上讲,冈村先生的“夏王朝存在论”也是一种推断而非实证。但到目前为止,二里头与偃师商城的兴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更替——夏商革命的说法,不能不说仍是最能“自圆其说”的假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2e8a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