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邠州•碾子坡》题名小析

(2011-01-18 21:08:30)
标签:

南邠州碾子坡

胡谦盈

题名

先周

信史

杂谈

分类: 围观学界

胡谦盈先生的第三部著作《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在先生81周岁时正式出版了。我等后生只有钦佩的份儿。

应胡先生之邀,我为先生多次写出版推荐意见,并帮助申请这书的出版经费,联系出版事宜等。先生认为我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学术思想,因此视为忘年之交。承蒙错爱,得机经常聆听先生教诲。

因要给先生写推荐意见,前此粗读胡先生大作——考古报告《南邠州·碾子坡》(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

《南邠州•碾子坡》题名小析


    恕本人浅陋,原以为这是两处发掘之成果合为一集。周人迁岐前周先王“公刘居邠”是知道的,碾子坡遗址位于文献记载中的周人“居邠”地区也是知道的。但在考古所多年,又从未听说过南邠州这一地名。比至翻读,才知道这报告就是碾子坡遗址的专项报告,而(南)邠州则是唐代至明代碾子坡所在的长武县的行政区划。

如是,考古报告《南邠州·碾子坡》题名中遗址名前的地名,就既非先周当时的地名,亦非当代地名,而是当地古代的曾用名。这在考古报告命名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先生来赠书聊天,与胡先生求证此事,他也表示认可,说确实没有这么叫的。他的解释是,如仅为“邠”,容易让人有碾子坡即为邠都的误解,而“长武碾子坡”则属纯客观叙述,表现不出他认为碾子坡属先周遗存的学术意向。“南邠州”在二者之间,意蕴深厚含蓄,比较适宜。

他的学术意见很明确:先周时期已属历史时期,而碾子坡属先周遗存已属信史。“碾子坡先周遗存的发现把周人信史以及商、周关系史的年代往前提早了近100年”(352页)。

对此,我一时还难以接受。诸君以为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