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维明谈新砦的纠结(之二)

(2011-01-12 07:55:29)
标签:

二里头文化

新砦遗址

李维明

时代

早期遗物

杂谈

分类: 围观学界

新砦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存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遗物共存现象

观察定性为二里头文化的地层单位,凡显示地层关系的,均直接或间接叠压或破坏当地河南龙山文化、新砦第二期遗存地层单位。例如:

                                    CT 2GII(新砦期晚段壕沟)

2003年,CT2GI(二里头文化早期壕沟)CT2QI(新砦期晚段城墙)

                                    CT2QII(龙山文化晚期城墙)[1]

2004年,AT10H106(二里头文化早期灰坑)→新砦期晚段碎陶片层[2]

笔者认为,迄今所见新砦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材料多属一般地层,其中包含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遗物。即使在已经公布的少数特殊地层单位(如灰坑、壕沟)中,也因其破坏早期地层单位而扰入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遗物。因此在判断这些单位性质与时代时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新砦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中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陶器特征共存现象,除相对较早的当地河南龙山文化、新砦第二期遗存部分文化因素延续外,还因扰进本属河南龙山文化、新砦第二期遗存早期遗物所致。对于这部分扰进晚期单位的早期遗物应予分析识别后剔除[3]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新砦队等:《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东城墙发掘简报》,《考古》2009218-20页。观察公布CT2GI(二里头文化早期壕沟)陶片特征,属于二里头文化的器类有深腹罐、花边罐、三足皿、小圆腹罐、菌形器盖等。属于新砦期或龙山文化的标本有深腹罐、小足鼎、双腹豆(原报告作圈足皿)、碗、子母口瓮、器盖等,其中多数标本当为扰入的早期遗物。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新砦队等:《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浅穴式大型建筑基址的发掘》,《考古》200923538页。观察公布AT10H106(二里头文化早期灰坑)陶片特征,属于二里头文化的器类有深腹罐、花边罐、盆、折肩箍状堆纹尊、器盖等。属于新砦期或龙山文化的标本有深腹罐、小足鼎、鼓腹罐、折肩罐、器盖等,其中多数标本当为扰入的早期遗物。

[3] 参与新砦遗址2000年发掘的考古工作者已注意到这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遗物共存现象,并提出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可能性,却未有剔除早期遗物。参见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464465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笔者在考古实践中也遇到过相类的事例,如1988年春,在河南密县曲梁遗址发掘时,在二里岗上层文化层中存在大量扰入的二里头文化三期陶片。由于两个不同文化期别编年位置存有差距、文化特征差别较大,笔者在对扰进的二里头文化陶片予以识别剔除后,才对二里岗上层文化陶器标本进行整理,以了解曲梁遗址二里岗上层文化特征。

 

李维明:《新砦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初议》,

《中原地区古城、古都与古国学术研讨会论文》,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0年。

 


博主按:这问题很复杂。 李维明博士举的例子是相距较远者,但相邻期别遗物的剔除实际上颇难把握,是否均为“合理剔除”,大有可商的余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