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山西考古文化周”公益讲座上的开场白

(2010-11-21 21:13:15)
标签:

山西

考古文化周

二里头

陶寺

最早的中国

河东

杂谈

分类: 探索早期中国

说句实在话,当最初在二里头接到宋建忠所长的电话,得知请我来太原是要我讲“最早的中国”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有畏难情绪。在《最早的中国》出版前后的数年里,我已应邀在不少地方讲过这一话题,还没有哪个地方的听众认为当地比二里头所在的河南,更有资格拥有“最早的中国”这顶桂冠。

但山西,恰恰就是这样一处被认为有资格的地方。 何努博士从陶寺的发现做出推论,宋建忠先生也有专著《龙出中国》,来论证“最早的中国”就在这儿。所以在太原跟大家谈“最早的中国”,我一定要专门加上这样一段开场白。用不着大家来提问,我就必须回答这个避不开躲不过的问题,要向山西的朋友交代清楚:为什么你认为二里头而不是陶寺才算是“最早的中国”。

据说前天唐际根博士的讲题是《究竟什么是考古学》,今天的话题虽然属于实例分析,但实际上讲的也是“究竟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上有许多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些问题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问题是“真相只有一个”,确切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证据获取和研究,比如陶寺的“观象台”,比如安阳的“曹操墓”(请允许我把这两个词汇暂时加上引号,表明我自己现阶段的态度和看法)。另一类看法上的不同则属于认识论层面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解读认识并不排他,会长期共存,不是权威发布,没有真理谬误之别。“最早的中国”究竟是陶寺还是二里头,就属于这类问题。

昨天乘动车来太原,过石家庄后西上,就开始一路爬坡,翻越太行,耳朵都有感觉。太行和黄河之间这块山河控戴、相对封闭的宝地,让我想到了历史上的山西,想到了这块宝地由远及近的一幕幕历史剧。由是想到了一句话:“起于山西,成于他地”,或者可以说是“起于河东山西,成于河山之外”。这现象不知是否有人概括过。

先看陶寺。大范围吸纳,高度兴盛,但势力范围不出晋西南,甚至更小,对外影响显然偏弱。真正对其礼乐内涵加以扬弃而发扬光大的,是在河之南、山之东的二里头、二里冈和殷墟文化这个系列。

简单地把陶寺和二里头加以比较:陶寺是邦国时代的绝响和顶峰,二里头则是广域王权国家的先声;陶寺是前王朝时代“满天星斗”中最亮的一颗,二里头则是东亚大陆王朝时代的一抹朝阳;陶寺是早期中国的萌芽或雏形,二里头则标志着早期中国的形成。

有学者认为夏商周三族的祖源,通通源自山西,然后光大于豫北、豫中、豫西和关中,建立王朝通通在“河山之外”。

晋国继承周文化的衣钵,虽盛极一时,但势力仍不出河东山西。到了三家分晋、战国诸雄争雄,韩、赵、魏的都城无不迁出山西,定都于外围的河之南、山之东,然后成就其跻身“七雄”的霸业。

起于河东山西,成于河山之外;

想来小有遗憾,毕竟值得自豪!

这就是山西。山西当之无愧地,成为一波一波华夏文明潮的策源地。

现在,我们就书归正传,看看站在陶寺肩膀上的,早期王朝的辉煌。

 

返京途中,记上午在山西大学的发言)

 

山西考古文化周备好盛宴待你来

http://wbnews.daynews.com.cn/news/sx/1061016.html
山西晚报网--2010-11-16

 

本报11月15日讯 (记者 孙轶琼)2009年,本报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考古大讲堂”活动,数百位考古爱好者不仅普及了考古知识,而且近距离走近汾阳宋金古墓、曲村———天马遗址等地,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魅力。时隔一年,为了让考古工作更好面向公众,第二季公益活动———“山西考古文化周”,将于19日至22日在太原盛大开幕。

在历史的长河里,考古工作是现代人与古代人对话的媒介。本次活动将把考古的神秘面纱层层剥落,向公众展示其科学与严谨的一面。活动将设置“考古学是什么”“我身边的考古发现”“我与考古”三个主题单元组成,举办考古类讲座、播放考古类电影和纪录片、图书首发、邀请已经招募好的考古志愿者参加沙龙交流及参观遗址发掘现场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我省的考古文化。如果您喜欢考古,并且想获知这方面的知识,不妨就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为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出把力。主办方提前公布了讲座内容和时间,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参加的活动。

此次讲座地点为山西大学文科楼报告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时自行前往。

http://images.daynews.com.cn/Image/2010/201011/20101116/-51055316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