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构想:“识正书简”

标签:
正体字简化字马英九台湾繁体字文化传承遗产杂谈 |
分类: 宏观史界 |
去年我提出来希望大陆推出“识正书简”,认识正体字(即繁体字,编者注),但是书写的时候写简体字、简化字都没有关系,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
“识正书简”的构想,最主要也是考虑到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记得刘会长还在当(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的时候,说他有一次到湖南长沙参观马王堆的出土文物。那个地方很有名,汉王朝的金缕玉衣,还有汉墓女尸都是轰动的一个出土文物。他在那边读汉隶,后面有一对外国夫妇看见他在念,觉得好奇就拍拍他的肩说“Are you reading that?”(你在读它吗),他说“Of course.”(当然),他们说你怎么可能读两千年前的文字呢,他说台湾人都会读,但是大陆的导游就不一定会读了。
实际上,在文化传承上,正体字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像这种具有美感,能够因为文字的结构,而得以“望文生义”的文字传统能够保存下来,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台湾是使用正体字最多的华人社区。我非常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够继续努力。
当然正体字不管印刷还是书写都非常普遍,我在台北任内专门交代我们的观光单位,欢迎大陆的观光客来时不要刻意使用简化字,给他们机会来台湾接触到我们中华文化中最美的部分。
(《政治应该为文学服务——马英九在二十一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南方周末》 2010年5月6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4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