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定名杂弹:北有二锅头 南有“二里头”
(2010-01-12 22:35:10)
标签:
二里头二锅头遗产徐旭生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轻松或并不轻松的时刻 |
1959年,徐旭生先生一行踏查“夏墟”,是从偃师商城南部一带(经高庄到辛砦,高庄在城址东南,辛(新)砦在城址西南)出发向西,过河先到二里头村的,在村南发现灰坑和遗物,故命名为二里头遗址(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我们在发掘中,经常听同样位于遗址范围内的圪垱头村的村民抱怨,说你们挖出来的“金銮殿”、“紫禁城”什么的都在俺村地界,当年考古队也常年住在俺村,凭什么叫了二里头遗址,应当叫圪垱头遗址!
是啊,这就是历史的机缘,没任何道理。徐先生一行当年如先到圪垱头,遗址可能也就以圪垱头来命名了。听着村民的抱怨,你只能莞尔一笑。
但歪打正着。二里头、二里冈前后相继,像一对孪生兄弟,名字都那么般配、那么豁亮,那么透着浓烈的民俗味儿。
也有地方领导酒气熏天地来二里头发掘现场“视察”,一时忘了遗址名:“叫什么来着,二,二,二锅头?”引得周围百姓憋不住地笑。
从这里得到灵感,大家觉得如果像“仰韶”、“杜康”那样注册一个“二里头酒”,打历史文化牌,说不定这酒还真能火起来。
顺着这个思路,广告也就出来了:
后一篇:业内外行眼中的“曹操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