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蒙河看90年代的“新考古学”之辩】

(2009-08-01 14:57:38)
标签:

张忠培

新考古学

层位学

类型学

高蒙河

学术史

杂谈

文化

分类: 围观学界

日前转贴罗泰教授《俞伟超先生学术评传》中,评述当年中国考古学界的“新考古学”之辩,是学术史的一种解读,正巧又读到了高蒙河教授对同一问题的另一视角的解读。对于这一当代中国考古学界最引人注目的学术“辉映”,诸君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窃以为这种切磋琢磨对于学科建设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完善和互补吧。

 

中国考古学的实干家多,但既能实干又有极高理论素养的大家却是凤毛麟角,可(张忠培)先生却被张光直称之为中国考古学重量级的理论家之一(张光直:《从俞伟超、张忠培二先生论文谈考古学理论》,《中国文物报》199458)。而直接引发张光直作出如此评价的,是先生1993年对中国考古学究竟是走西方道路,还是走自己道路所作的《考古学当前讨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国文物报》19931024)。

当时,先生正在依据中国考古学的自身实践,系统地进行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而美国的“新考古学”开始扣动国门,有些人甚至还把先生倡导的实事求是、透物见人等研究考古遗存进而走近历史真实的主张,归结为已经过时的“传统考古学”。事物的发展往往贯穿着辩证的逻辑,矛盾的出现又常常能激发出新的思想。在这样的考古学大是大非面前,先生不但对“新考古学”的一些提法进行了解析和批评,同时强调指出“透过遗存层位与类型,方能探知考古学对象运动规律。考古学前进的必由之路,是深化层位学与类型学的研究。”可见,先生面对“新考古学”,是非明确,坚持层位学与类型学作为考古学理论基础的不可颠覆性。

(高蒙河:《构建中国考古学方法论体系——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导读》,

《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