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国68>二里头有文字吗?

标签:
中国文明史华夏王朝城市都邑考古文化原创杂谈 |
分类: 最早的中国及其背后故事 |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汉字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曾经生活在中国文明核心地区的各族群精英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得以延续至今,汉字的发明、使用与普及功莫大焉。它增强了各族群间的文化认同,维护和增强了中国文明的凝聚力和持久的生命力。那么,汉字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二里头时代是否就有了成熟的文字呢?这是学术界讨论已久的话题。
在二里头都邑,被认为可能与文字有关的刻划符号,仅见于陶器和骨器。到目前为止,二里头遗址陶器上发现的刻符,总计达数十例。对于它们究竟是不是文字,学者们见仁见智,尚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至迟在二里头文化之前的龙山时代,初期文字已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较大的范围内出现。而众所周知的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完善的文字系统,有理由相信在它之前,应该还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因此,即便是不同意上述刻符属于文字的学者,在二里头人已经掌握了文字这一点上也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是认为能够代表当时文字发展水平的、真正的文字和成篇文书还没有被发现而已。当时的文字应当只为少数人所掌握和控制,使用范围较小。同时,受文字载体质料及埋藏环境的限制,如果当时的文书写在竹木或帛类等有机质材料上,便很难保存下来。加上考古工作的或然性,这就决定了当时文字发现的几率很低,应当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