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早的中国58>无乐不成礼:乐器一瞥

(2009-06-17 08:07:34)
标签:

中国

文明史

华夏

王朝

城市

都邑

考古

文化

原创

杂谈

分类: 最早的中国及其背后故事

在古代中国,贵族在举行祭祀和其他礼仪活动时,往往离不开乐器。所以常有学者以礼乐文明来概括中国早期文明的特征,确是一语中的的。

乐器与等级身份相关连的例子,在龙山时代的考古发现中即有所见。晋南陶寺文化超大型中心聚落陶寺遗址的墓地中,鼍鼓(以鳄鱼皮作鼓面的陶鼓)和打制的石磬两种乐器,仅见于最高规格的墓葬。这类墓葬规模较大,都有丰富的随葬品,墓主人应当是处于金字塔塔尖的社会上层人物。与作为礼器的彩绘陶器和漆木器一样,这些乐器也是彰显其社会权威的标志物。

在二里头遗址的一座贵族墓中也发现了一件石磬。磬体略呈折曲状,顶部有一悬孔以穿绳。形体较大而厚重,长50多厘米,厚近 5厘米。正面磨制较精,其余保留有打制和琢制的痕迹。

陶寺的打制石磬、二里头琢磨制相间的石磬、殷墟的磨光虎纹大磬,都是周代礼仪用打击乐器——编磬的祖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礼乐”为中心的礼制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轨迹。

铜铃是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中富有特色的一个器种,不少介绍中国古代乐器的书都把它收进去,作为乐器的一种。但它的真实功能,仍是个谜。无论如何,它是一种可以发出悦耳声音的响器。陶铃在龙山时代的多处地域都有发现,二里头遗址也有所见。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唯一一件铜铃系红铜制品,见于前述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它出土于一座墓葬中,位于墓主人的腰部。二里头文化的青铜铃都见于贵族墓,共出的随葬品较为丰富。铃体较陶寺铜铃要大,均为扁圆体,顶部有钮,一侧有扉,器身常饰有凸弦纹,一般配有玉质的管状铃舌。与陶寺遗址所见相同,一般也放置于墓主人的腰部或手部,多见以纺织品包裹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中,铜铃往往与嵌绿松石铜牌饰共出,或与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共出,表明这类墓的墓主人具有特殊的身份,同时也暗示着铜铃与祭祀礼仪相关连的功能。

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件漆鼓。鼓为束腰长筒状,施朱红漆,通长50余厘米。遗址上又曾出土陶鼓形壶一件。鼓形壶扁圆体,其周缘有三周表现鼓钉的小泥饼。鼓体下附二足,与殷墟甲骨文中的“鼓”字颇为相似。

此外,二里头遗址还出土有陶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