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早的中国51>从陶酒器到铜酒器

(2009-06-10 10:42:54)
标签:

中国

文明史

华夏

王朝

城市

都邑

考古

文化

原创

杂谈

分类: 最早的中国及其背后故事

酒的麻醉致幻作用,使得世界上不少古代人群都把它当作通神的手段。在号称“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所谓“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如前所述,“礼(礼)”字的本意就是以“醴(酒)”举行的仪式。古代的社交礼仪中一定要伴有饮酒礼,酒就像是维持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所以有学者把肇始于龙山时代、兴盛于夏商时代的礼制概括为“酒礼”。

当时的酒系使谷物发酵而制成的酿造酒,属粘稠的浊酒,可以加入香草以提味,一般是加热后饮用。

有酒则必有酒器,酒器是酒文化乃至它背后的礼仪制度的重要载体。在二里头文化中,陶制酒器有温酒和注酒用的盉、鬶、爵,以及饮酒用的觚等。这些酒器当是用于神圣的祭祀仪式,因此都是用经过淘洗的粘土精心制作而成,有些系用少见的白陶或黑陶。它们很少出土于日常生活的场所,大多随葬于墓中。

与酒相关的陶器,还有可能用于酿酒和贮酒用的大口尊。这是二里头文化所独创的代表性器种之一。器高大多超过30厘米,形体较大。“酒”字去掉“氵”后的“酉”字,在甲骨文中就是以大口尊为原型的象形字。“尊”字是以两手捧着大口尊的形象,而“尊”与“奠”通用,表示的是祭祀时献上的酒以及献酒礼仪。

此后,大口尊又为二里冈文化所继承并进一步盛行。自二里头文化到二里冈文化时期,大口尊的口沿内侧常见有烧成后刻划的简单符号。这一时期的陶文主要见于大口尊。虽然把这些刻符都看作文字的观点有待探讨,但大口尊在制作或使用时被刻上符号这一现象本身,表明这应是一种受到重视的特殊的器物。

青铜酒器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晚期,最先制作的是仿陶器的小型酒器爵,后来出现了温酒器斝和盉等。与身材瘦小的爵相比,盉、斝器高一般超过20厘米,容量较大,因而还应有盛储的功能。这批最早的青铜容器数量极少,只有一部分高级贵族能够使用。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出土的10余件青铜容器中,除了一件鼎,均为仿造陶器制作而成的酒器。除了王公贵族对酒器的重视外,就酒的加热而言,铜器还具有极好的传导性。

在中原腹心地区的人们掌握了复杂的铸造技术后,青铜这种具有美丽的光泽又富于延展性的贵金属,首先被用来制作酒器而不是别的什么物件,足见酒器在当时王朝礼制中的崇高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