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早的中国36>中心区的路网系统

(2009-05-26 07:06:32)
标签:

中国

文明史

华夏

王朝

城市

都邑

考古

文化

原创

杂谈

分类: 最早的中国及其背后故事

    无论古今中外,道路都是城市的骨架和动脉,且常常具有区划的功能。鉴于此,考古学家往往以道路为切入点来探究古代城市遗址的布局框架。在对二里头都邑布局的探索中,我们也深切地意识到中心区主干道的意义,因此对主干道的探寻就成为田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们通过勘探发掘,在位于中心区的宫殿区的外围,找到了纵横交错的二里头都邑的主干道网。已发现的四条大路垂直相交,宽阔整洁。其走向与12号宫殿基址围墙的方向基本一致,东西向者约东偏北6度,南北向者约南偏东6度。这种方向定位在二里头遗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发掘的同仁们将其概括为“二里头方向”。四条大路略呈井字形,显现出方正规矩的布局。保存最好的宫殿区东侧大路已知长度近 700米。大路一般宽10余米,最宽处达20米。参加工作的同仁戏称其已达到现代公路四车道的标准。由发掘可知,这几条大道的使用时间均较长,由二里头文化早期沿用至最晚期。这一道路网既是交通孔道,又起着分割城市功能区的作用。如宫殿区与其南侧的官营作坊区即以东西向大路相隔。

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它的布局与方位概念显现了二里头都邑极强的规划性,这是作为权力中心的政治性城市的显著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