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2)
(2009-01-16 07:15:38)
标签:
考古学都邑商代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历史文化 |
分类: 我看学科学说 |
归纳起来,围绕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两座城址的年代、性质及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偃师商城是汤都西亳,郑州商城是仲丁所迁隞都[1];一种意见认为郑州商城是成汤始居之亳都,偃师商城是大体同时或稍晚的太甲“桐宫”、别(陪)都或军事重镇[2];一种意见倾向于二者同为商代早期的国都,惟重点使用时间有交错,这种两都或多都并存的现象多见于后世,郑州、偃师二城或为其肇始[3]。“夏商周断代工程”则作出了调和折衷的表述:“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基本同时或略有先后,是商代最早的两处具有都邑规模的遗址,推断其分别为汤所居之亳和汤灭夏后在下洛之阳所建之‘宫邑’亦即‘西亳’的意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4]。
近年的发掘与研究,使我们对两座城址的兴废年代和过程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以最早的宫殿和宫城的营建为标志,两城始建年代接近,都约当二里冈下层一期。二者的兴盛期大体并存,或有交错。由小城的修建、宫殿基址群的改扩建、府库的营建和大城的出现等现象看,偃师商城最主要的使用时间是二里冈下层时期,至二里冈上层一期时虽有夯土建筑的兴建,但已开始衰微,不久即告废弃,至二里冈上层二期已沦为一般聚落[5]。郑州商城宫殿区大型夯土基址群和内、外城垣,以及大型铸铜作坊和多处墓地的出现,表明在二里冈下层二期时,该城已进入兴盛阶段;二里冈上层一期时,该城持续繁荣并达于鼎盛[6],而此时恰值偃师商城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时,偃师商城已彻底荒废,而郑州商城内一些夯土建筑和两处铸铜作坊在本期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且发现有青铜器窖藏坑,说明该城至少在此期仍有王室或贵族活动[7],仍应属都邑遗址。可知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大体同时兴起,而后者的废弃时间要早于前者。
[1]赵芝荃、徐殿魁:《河南偃师商城西亳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安金槐、杨育彬:《偃师商城若干问题的再探讨》,《考古》1998年第6期。
[2]邹衡:《论汤都郑亳及其前后的迁徙》,《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邹衡:《偃师商城即太甲桐宫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郑杰祥:《关于偃师商城的年代和性质问题》,《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陈旭:《关于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的年代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4期。李伯谦:《二里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与族属问题》,《文物》1986年第6期。
[3]张文军、张玉石、方燕明:《关于偃师尸乡沟商城的考古学年代及相关问题》,《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许顺湛:《中国最早的“两京制”——郑亳与西亳》,《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张国硕:《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并为亳都说》,《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1期。
[4]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5]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偃师商城年代与分期研究>专题结项报告》,《偃师商城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夏商卷》20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