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
上世纪初叶甲骨文的发现与释读,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朝的事迹为信史;随后对安阳殷墟的发掘,确认了该地系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从而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至上世纪50年代,又由于早于殷墟而文化特征与之近同的郑州商城和二里冈文化的发现,考古学上的商文化被上推至二里冈期。关于王朝时期商文化的上限,究竟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还是始于二里冈文化,尚存争议。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后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冈文化和殷墟文化构成商代考古学的主体内容。但就现有材料而言,王朝时期商文化的上限仍无法遽断。近年所揭示的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布局的演变及其与偃师商城的相对关系,以及测年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等等,都使我们不敢轻易否定任何一种假说的合理性。我们仍认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明,有待于内证性遗存尤其是当时的文字的发现。对此本文暂且存而不论。
与商代都邑相关的遗址,目前已知有5处,即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洹北商城和安阳殷墟遗址。关于几处都邑的存灭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的意见。现结合近年新的考古发现对相关问题再作些分析。我们认为,以郑州到安阳这一大的都邑迁徙活动为契机,有商一代的总体文化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作为商代考古学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待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侧道路的勘查与发掘》,《考古》2004年第11期。许宏、陈国梁、赵海涛:《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2004年第11期。
许宏:《略论二里头时代》,《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