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著存目(1989-2008)

(2009-01-07 23:34:39)
标签:

历史

文化

考古

论著

分类: 学史钩沉

2008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合著),《文物》2008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8年3期收载。

《商文明——中国“原史”与“历史”时代的分界点》,《东方考古》4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一部全景式解析中国文明形成的力作——评<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中国文物报》2008年10月1日。

《发掘最早的“中国”》,《三十年三十人之激扬文字》,中信出版社,2008年。

《“華夏第一都”のヴェールを開く——偃師二頭遺跡宮殿——》《出土文物からみた中国古代》,汲古書院(東京)2008

《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收入《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原始宗教与萨满教卷》,民族出版社,2008年。

2007

《二里头遗址出土木炭碎块的研究》(合著),《中原文物》2007年3期。

《考古学家刘敦愿的遗产——写在<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再版之际》,《中国文物报》2007年10月10日。

《探微与纵览盈卷 实践并思考争辉——徐苹芳先生访谈录》,《学问有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访谈录》,方志出版社,2007年;又见《南方文物》2007年4期。

“Rethinking Erlitou: Legend, History and Chinese Archaeology”. Antiquity 81 (2007). (合著)

《二里头遗址出土冶铸遗物初步研究》(合著),《科技考古》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二里头遗址陶器样品中子活化分析与研究》(合著),《科技考古》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合著),《科技考古》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二里头文化玉工艺相关问题试释》(合著),《科技考古》二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2006

《三代考古(二)》(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新砦文化”研究历程述评》,《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

《从二里头遗址看华夏早期国家的特质》,《中原文物》2006年3期。

《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嵩山南北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演进过程管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

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二里頭遺跡から見た華夏初期國家の特質》,《東アジア古代國家論》,すいれん舍(东京),2006年。

《二里头文化时期人地关系研究的考古学检讨》,《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日文见《二里頭文化期の人と環境の關係に關する考古学的一檢討》,《亞洲学誌》第三号(東京),2006年。

《考古学科“十一五”规划调研报告》(执笔人之一),《中国文物报》 2006年3月17日。

《“华夏第一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中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卷)》,三联书店,2006年。日文见《“華夏第一都”のヴェールを開く——偃師二里頭遺跡宮殿区——》,《出土文物からみた中国古代》,汲古書院(東京),2008年。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二里头1号宫殿基址使用年代刍议》,《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二里头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第一届中瑞考古学论坛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围垣作坊区 全面揭露一处二里头文化末期大型庭院建筑》(合著),《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21日。

《二里头遗址2004~2006年田野考古的主要收获》(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12期,2006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进展: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继续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2月28日。

《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遗存》(合著),《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文物出版社,2006年。

2005

《偃师二里头遗址研究》(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2005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合著),《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21日。

《一部众力集成的总结之作——〈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编写侧记》,《考古》2005年4期。

《河南洛阳盆地2001年~2003年考古调查简报》(合著),《考古》2005年5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合著),《2004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5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合著),《考古》2005年7期。

《21世纪初中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及其学术意义》,《燕京学报》新十八期,2005年。

《偃师二里头遗址》(合著),《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

“Prospecting and Excavation of the Palace Complex and the Outside Roads of the Erlitou Site in Yanshi, Henan”. Chinese Archaeology, vol. 5 (2005). (合著)

“A Large Turquoise Dragon-form artifact Discovered at the Erlitou Site”. Chinese Archaeology, vol. 5 (2005). (合著)

“A Systematic Survey in 2001-2003 in the Luoyang Basin, Henan”. Chinese Archaeology, vol. 5 (2005). (合著)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Settlement Pattern of the Erlitou Site”. Chinese Archaeology, vol. 5 (2005). (合著)

《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译),[美]巫鸿著《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004

 《二里头遗址发现宫城城墙等重要遗存》(合著),《中国文物报》 2004年6月18日。

《洛阳盆地区域系统调查取得丰硕成果》(合著),《中国文物报》2004年7月2日。

《二里头遗址2003~2004年田野考古新收获》(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8期,2004年。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4号夯土基址发掘简报》(合著),《考古》2004年11期。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合著),《考古》2004年11期。

《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合著),《考古》2004年11期。

《二里头遗址发掘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考古》2004年11期。

《二里頭遺跡における考古学的新收穫とその初步的研究——集落形態を中心として》,《中国考古学》(福冈)4号,2004年。

《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略论二里头时代》,《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近年来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中国文明的形成》,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九章 东周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二里头遗址考古新发现的学术意义》,《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17日。

《二里头遗址陶器产地的初步研究》(合著),《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43卷4期,2004年。

《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群》(合著),《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

《西周王朝周边文化的再认识——以鲁西南地区诸遗址为例》(译),[日]黄川田修著,《华夏考古》2004年1期。
 2003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考古又有重要发现》(合著),《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7日。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5期,2003年。

《夏商周考古》,《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文物出版社,2003年。

《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合著),《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文物出版社,2003年。

 2002

《早期城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报》2002年6月14日。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考古学观察》,《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人民出版社,2002年。

《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合著),《考古》2002年11期。

《走近一群人 留住一段史——读<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中国文物报》2002年2月22日。

《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合著),《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

 2001

《“连续”中的“断裂”——关于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形成过程的思考》,《文物》2001年2期。

《二里头遗址现存范围及成因初步廓清》(合著),《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7日。

《二里头遗址田野工作的新进展》(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1期,2001年。

《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调研报告》(执笔人之一),《华夏考古》2001年3期。

《偃师商城宫城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文物出版社,2001年。

2000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东周考古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百年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0年10月26日。

 1999

《论夏商西周三代城市之特质》,《三代文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1999年。

《燕下都营建过程的考古学考察》,《考古》1999年4期。

《1996~1998年中国考古学新发现述要》,《燕京学报》新六期,1999年。

1998

《东周城市考古的初步研究》,《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近年来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及其研究》,《燕京学报》新四期,1998年。

1997

《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26日。

《<上马墓地>评介》,《文物》1997年8期。

1996

《日本の早期都市に関する一考察——比較文明史の視點から——》,《駒沢史学》(東京)49号,1996年。

1995

《曲阜魯国故城をめぐる諸問題について》,《東洋学報》(東京)77卷1、2号,1995年。中文版见《曲阜鲁国故城之再研究》,《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附录,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山东邹平小巩出土的战国陶器》(合著),《考古》1995年8期。

《“朔”字探源》(译),[日]成家彻郞著,《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辑,1995年。

1993

《丁公龙山文化文字的发现及其意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3期。

《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四、五次发掘简报》(合著),《考古》1993年4期。

1992

《对山东地区商代文化的几点认识》,《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20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简报》(合著),《考古》1992年6期。

1991

《论中国古代都城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演变》,《民俗研究》1991年1期。

《陶寺类型为有虞氏遗存论》(合著),《考古与文物》1991年6期。

1989

《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考古》1989年4期。

《略论“海岱历史文化区”与“齐鲁文化”》,《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报》1989年1期。

《山东邹平县古文化遗址调查》(合著),《考古》1989年6期。

《山东邹平县苑城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调查》(合著),《考古》1989年6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