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出身“潘庄秀华的陈年旧事

标签:
达芬奇家居潘庄秀华家具造假女人杂谈 |
分类: 杂谈 |
潘庄秀华的父母是潮州人。不过,她却没有在家乡生活过一天。早年,她的父母就来到了新加坡,她是在这个生命中第二个国度出生的。
懂事后的潘庄秀华听祖母说,一家人之所以来到新加坡讨生活,是因为在老家那边根本没办法活下去。在老家的生活很艰辛,吃饱饭都是很不现实的事情。无奈之下,祖母带着潘庄秀华的父母越洋到了新加坡。
可这里的生活依旧艰难,父亲摆水果摊赚不了几个钱,一家将近10口人几乎都是靠祖母挨家挨户给人家洗衣服赚钱才勉强生活。潘庄的祖母带儿孙非常辛苦。虽然祖母没读几年书,但她却是很典型的吃苦耐劳型的东方女性。潘庄秀华兄弟姐妹7个人都是祖母带大的。
而且那时姐妹兄弟每个人都能进学校读书,不饿肚子,因为祖母为子孙们付出了太多,真的很不简单。
潘庄秀华小时候和祖母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那时候祖母没什么谋生本事,只能靠双手挨家挨户的给人家洗衣服赚钱养家。到了晚上,祖母就让孩子们给她的手上上药膏,因为手上有的地方都烂了。
小时候潘庄秀华很懂事,放学后经常帮祖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除了每天为家里喂鸡喂鸭以外,还常常在黄昏时分去附近菜市场捡拾别人丢弃的菜叶,帮祖母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
尽管生活艰苦,但潘庄秀华的祖母还是时常告诉几个兄弟姐妹,长大后有机会要回到潮州老家普宁去看看。尽管来到异乡,但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潘庄秀华小时候受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祖母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东方女性本色也在时刻影响着她。
也许是小时候苦日子的刻骨铭心,长大后的潘庄秀华一直想出人头地,她要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1977年,刚从南侨女中毕业的潘庄秀华早早地就进入了社会。她和自己的男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在一个50英尺的房间内开始自己的创业,启动资金是10万元人民币。随后,夫妻二人共同做起了德国制造的快速万能锅的直销。
1994年,潘庄秀华去意大利的米兰参观家具展。本来是去看灯饰的,没想到竟与名牌家具结缘。米兰家具展上这些渗透着欧美独有的文化底蕴的精美家具让潘太爱不释手。她一下子就收罗了10个集装箱的欧美古典家具。当时她只是想着把这些美丽的艺术品带回新加坡,除了给自己用外,也把它们推荐给朋友们。想不到这一次闲兴之举,竟成就了她现在的事业。
至此,达芬奇家居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直到2011年东窗事发。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据了解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并不像它们宣称的那样是100%意大利生产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家具方面通过微博表示,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
其实再多的解释只能让达芬奇更加被动。这些问题的背后最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容易被骗?
这些家伙为什么总是骗中国人,不去骗日本人、韩国人?因为这些骗子知道中国人容易上当,而且他们的行骗方式只有在中国才玩得转。这些骗子就是利用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和钱多人傻的特点行骗。
达芬奇家居是把中国人的心理和中国的社会现状给摸透了的,把家具的价格标的越高,越容易卖出去,他们知道中国的富人是不在乎这点钱的,越贵越有人要买,而且中国人崇洋媚外,只要说是意大利的东西,身价立马翻番。情况介绍会还特意找来一大帮老外充当门面,达芬奇家居认为中国人敬畏洋人,相信洋人。
达芬奇家居行骗事件主要反映出三个问题,一是虽然中国这些年GDP增长很快,但国民的素质依旧很低下,中国的富人群体大多依靠权力或关系致富,富人的自身素质较差;二是中国长期贫弱造成的崇洋媚外的心理和疯狂炫富的心理,人们迷信洋品牌,越贵的东西越有人要买,反映出中国人扭曲变态的心理;三是反映出中国社会贫富悬殊巨大,一个人可以花费数十万元买一张床,这相当于一个普通百姓数十年的收入了。
有网友说,中国的一些爆发户有钱人,喜欢高档豪华的天价的东西,我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有点钱,但胸无半点墨,啥也不懂,整天都啥鱼刺虫草,花大钱买高档货,其实就一个二百五。
中国“钱多人傻”实际上就是中国巨大的贫富悬殊造成的,贫富悬殊是中国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的产物,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然人人都会选择去做潘庄秀华,没有比这再划算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