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登山记”

标签:
高尔夫体育高尔夫球场18洞南山 |
分类: 高尔夫 |
2010年夏日的某个周末,我来到了南山最难征服的一座球场,佛光球场。这里18洞处处可见远处的南山大佛,景致颇为壮观。据说,这是山东高尔夫球场中起伏最大的球场,算是山地球场中的“一代宗师”。体验这样的球场,开球车就没趣了。权且把这当做一次登山游。
当我站在1号洞发球台眺望第2、3号洞时发现,把佛光球场定义为起伏较大的山地球场并不准确。起伏大在这里已经不算什么了,后来在总结18洞之旅时我感受到:这简直就是一场登山游戏,相当给力。
这山地球场可不比林克斯和平原球场。打山地球场,球鞋要舒适,抓地力好,要有“登山”的准备;体能也要合理分配,毕竟18洞不是短距离,建议不要开球车,那才能体验到山地球场的野性感觉;心态要摆平稳,丢球是不可避免的,享受过程才是重要的。
还算有经验,我和同组的两位伙伴都穿着新鞋,鞋钉的抓地能力很强,对付这样或上或下的山地球场不在话下。但抓地力好了,未必代表你的挥杆和落点就一定好。起伏大的球道和左右狗腿的球道走势,以及球道两端深不可测的“陷阱”常常吞噬无数的小球。我们三个人带了差不多50只球,等18洞结束时已是寥寥无几。还需注意多补水。山地球场走势高,地球引力更大,补充体能的好办法就是保持体内的水分充足。
此外,每一洞,每一杆都无需大力去打。享受过程是最重要的,距离短一点没关系,总比每一杆之后找球愉快得多。
前9洞里没有几个洞是平平淡淡的。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洞,发球台居然是在山顶上,而果岭则在三百多码外的山下。从发球台到果岭,落差不下30米。本来就高处不胜寒,如此落差,加上不稳定的风向,谁还考虑落点啊。能把球放到球道上就谢天谢地了。
更有趣的是,爬上这一洞的发球台也耗费了不少体力。而且在发球台开球后,还要绕着盘山道走到山下的球道上。这哪是打球,简直就是游击队打伏击。如果小球不幸飘远偏出视线,建议您不必找球。这里不比平原球场的长草区和障碍区,尚且能找找球。如果在佛光球场丢了球,那就是真的丢了。
佛光球场的障碍区很少有后天加工的,基本都属于纯自然障碍——长满荆棘的鸿沟,杂草丛生却又深不可测的悬崖。在后9洞的一个三杆洞,我就见识了什么叫做悬崖。
这一洞不长,130码左右。在发球台和果岭之间横亘着一个大悬崖,走过去看一眼,深度在30米左右。以前看惯了水障碍,但这悬崖障碍还真是头一次遇见。虽说打个130码左右就能上果岭,但打之前再想想悬崖,还真有点慎得慌。
佛光的确少见平坦的球洞。不过前9洞却有一个非常精致的三杆洞岛形果岭让人可以放松片刻。这一洞也许是最节省体能的一洞,打过水障碍上果岭就算成功。没有起伏,只有一块造型别致的大沙坑。周围景致也很江南水乡,但佛光球场仅有这一处温柔。
打完佛光的18洞,我有了一些体会。从健康的角度讲,走着打山地球场绝对是一项“绿色”运动。只是切记,要做好登山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