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放军应急救援力量覆盖大西南

(2011-05-12 00:01:49)
标签:

解放军

成都军区

应急部队

信息化战争

战争

汶川

地震

军事

分类: 军事

解放军应急救援力量覆盖大西南



汶川地震3年后的今天,成都军区组建了多支专业的应急救援“拳头”力量,形成了覆盖大西南的应急救援机制。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全军各抗震救灾部队起到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成都军区部队更是责无旁贷,最先投入抢险救人、最后撤离灾区。
    3年来,根据汶川抗震救灾经验,成都军区进一步建立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指挥机制,形成了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1个应急总案和24个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力量覆盖整个西南地域。


    变化之一,依托兵种部队建设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实现“平战一体”
    某集团军工兵团于2003年成立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曾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这支救援队的人数扩编至300人,装备了搜救犬、生命探测仪、救援顶杆等先进设备,具备了应对7级以上突发性大震和其他重大灾害的紧急救援能力。

 

变化之二,民兵预备役专业力量成为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11月,四川省某预备役工兵团和某预备役防化团共同组建四川省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装备了价值上亿元的高精尖应急救援器材。与此同时,西南各地也依托民兵预备役队伍组建了230多支、4万多人的专业救援及保障力量。其中,成都警备区组建的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装备了动力伞、摩托艇、GPS定位仪、海事卫星电话等特种装备,能够执行城市消防、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多种应急救援任务。2010年,这支队伍先后参与了青海玉树、甘肃舟曲、四川灾区暴雨泥石流灾害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变化之三,应急通信实现无阻碍化
    成都军区还与西南五省(区、市)的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无线电管理机构签订军地合作协议,将地方通信力量纳入国防后备力量体系,建立起平战结合的应急通信指挥机构,基本保证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时通信无“盲区”。

 

变化之四,建立突发事件军地信息共享机制
    2010年,成都军区测绘、气象等部门与四川省相关业务部门签署了数据信息共享相关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签署,使军地双方实现了基础信息数据定期共享、交换和更新,在未来的应急救援过程中军地双方将共同拥有精确的地理坐标、水文气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援,为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