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70%公众满意反腐”,数据从何而来?

(2010-12-31 10:22:08)
标签:

腐败

统计局

百姓

官员

局长

廉政

杂谈

草根

社会

分类: 杂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表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介绍,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

 

“70%公众满意反腐工作”的民意调查结果如果真实可靠,毫无疑问由此可以证明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腐败已经得到有效遏制。然而,从媒体舆论和网络民意对这则新闻的回应来看,似乎和“70%公众满意反腐工作”有相当差距,媒体舆论和网络民意更多倾向于反腐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不容乐观。

 

这可不是媒体和网民故意和统计局作对,而是太多的现实说明现在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确实不容乐观。比如,许多贪官不是由反贪部门揪出来的,而是因为意味落马:有大火烧“烧”出的贪官、有卫生间漏水“淹”出的贪官、有小偷“偷”出的贪官、有矿难爆炸“炸”出的贪官、有被地痞流氓抓住把柄敲诈“敲”出来贪官、有二奶大奶吃醋“牵”出来的贪官等等,林林总总,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除了意外,再就是网络爆光:公车私用,公款旅游,豪华堂楼,天价采购,色情日记,这些大多都是先网络爆光,后纪检部门介入。网络爆光后形成了舆论压力,当地的纪检部门才知道介入,才知道这些也是违法的。

意外与网络竟然成为反腐的“哼哈二将”,这折射出不少地方反贪部门的乏力。虽然近几年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在反腐上也下了不少力气,比如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法律法规,成立了国家预防腐败局,但是由于监督体制上还存在漏洞,权力约束乏力,一些官员依然可以边腐败边升迁,长期腐败。像近日一审判处死刑的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原顺城分局局长罗亚平,就是从2001年大胆的贪到2008年。

 

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一直以来是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民众之所以关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是因为腐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腐败能不能得到遏制,将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反腐工作依然艰巨,阻力重重,不容乐观,统计局却给个“大多数公众满意反腐工作”的民意调查结果,这无疑会误导反腐工作,让反腐人员认不清当前反腐的真实形式,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与加强。所以,“70%公众满意反腐工作”民意调查结果是怎么来的,统计局有必要详细加以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