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导,你的“爱是一种修行”让人找不到北

标签:
非诚勿扰2非2娱乐电影贺岁片冯小刚葛优舒淇姚晨杂谈 |
分类: 杂谈 |
1997年,冯小刚创立了“贺岁片”,他过去的贺岁片可以让全国观众笑得肚子疼,真疼。而且,冯导每部贺岁片的经典台词都会成为那一年的大众流行语。
可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再到《非诚勿扰2》,冯导的铁杆粉丝们似乎已经找不到其特有的“贫逗”了,连幽默的流行语都没了。他倒是和人性和感动较上了劲。这一改变在2010年变得尤为明显。
2010年,先是《唐山大地震》让全国人民不得不哭,这个有现实题材的原因。谁曾想,只过了半年,冯导的催泪弹又来了。这回可不是现实题材,是一个纯属虚构,本可以继续冯氏贺岁喜剧路子的《非诚勿扰2》。
结果,亲民朴实的“非2”走了一回模特猫步,让人有点找不着北——大家究竟是该像《非诚勿扰》那样幸福地笑,还是见招拆招,跟着冯导设定的步调无奈地哭?反正我没哭,我看“非2”就是冲着笑来的。
只笑不哭那是我的初衷。我在半夜看零点场的时候,被“离婚典礼正式开始”逗得前仰后合,可隔了一会坐我旁边的小姑娘又被“非2”某情节惹得忍不住暗自垂泪。有点懵啊,《唐山大地震》是让全国上下进影院的哭得稀里哗啦,《非诚勿扰2》会不会是让人哭得莫名其妙?
能让小姑娘哭必有爱情戏,“非2”的爱情观和人生哲理显然要比《非诚勿扰》深刻得多。我也跟着小姑娘一起看,看看是《唐山大地震》让人感动,还是“非2”的催泪弹厉害。
先是姚晨对着胸肌发达的邵兵默默垂泪,“我怎么每回都一见钟情啊”。接着舒淇醉酒痛哭:“我为什么啊为什么不爱你”,听到舒淇这句话,我在想第一部里秦奋都对你那样了,你咋还对他这样呢。光生气了,忘了哭了。再然后葛优听说孙红雷要挂,坐在地上也哭:“兄弟,荣华富贵正当年,你咋就挂了呢?”,我知道,这一段我肯定笑,因为突然想起了《大腕》里傅彪哭泰勒模型的桥段。最后就是活人追悼会,李香山交代后事、抚慰生者,明明是环球总裁的范儿,非要整把文艺青年,彻底给我弄晕了。
本来带着诚心来笑,结果冯导非得设置层层机关让我哭。
电影演完,我弄明白了。敢情现在的贺岁片不是纯粹让人笑了,得悲喜交加,得峰回路转,得跌宕起伏,得黑色幽默,得让人思考,得让人意外。不意外,还是十几年前《甲方乙方》的范儿,你还会铁杆地追随冯导的贺岁片吗?
其实,“非2”有点让人大吃一惊,尤其是习惯了冯导的影迷。大家都等着大嚼爆米花,开心得把大杯可乐撒一身也无所谓,尽情徜徉在冯氏喜剧的汪洋大海中。没想到,一个一个,一排一排都潸然了,泪下了。
冯小刚变阵了,与时俱进了。
就像《英雄本色》无法在21世纪牛B,《无间道》才是香港英雄主义的延续一样。冯氏贺岁片也“变相怪杰”了,不再是大家理想中的那样爱情美满,人生美满,留给咱的是一种无限的想象,这是典型的“很好很莱坞”。
在我看,“非2”传达着这样的信息:人要有追求,也要顺其自然,活在当下,不要物欲横流,爱情也是必须的。可影片中“活着是种修行”还是让人发懵。修行这个词不是随便道出来的,不到一定年龄也无所谓修行。
“修行”让我觉着和冯老师的生活太远。我也想像李香山那样功成名就,担心一颗瘤就让自己挂了,在遍览人生荣辱兴衰后依旧从容。可是我没有他那机会感叹人生啊。
当孙红雷红着双眼,把长着一双迷人小眼的大脸搁在大银幕上说:“活着是一种修行,死了是另一种存在”的时候,我很想跟他说:我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你不是,所以你得修行,我们得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