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枪杀事件是“黄海航母事件”的延伸
(2010-08-26 20:56:32)
标签:
军事政治评论菲律宾人质香港游客美韩军演黄海 |
分类: 军事 |
2010年8月23日,在菲律宾发生了劫持人质事件,菲律宾警方”匪夷所思“的营救行动最终导致了8名中国香港人死亡,还有部分重伤,菲律宾警方的解释说人质是在营救过程中和歹徒发生激战时牺牲的,暂不管该说法是不是合情,但总是造成了大量人质的死亡,且还都是是中国人。据说歹徒是前菲律宾十佳警察,是对政府对他的退休金和和养老金不满造成的,所以劫持了香港旅游团向政府讨说法。
如果这只是一个偶然和意外的独立事件,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外交途径要求菲律宾给我们一个说法,要求查清事情真相,详细说明营救过程和细节,妥善安排死亡者及其家属,按相关规定给予补偿,并全力抢救照顾受伤者。还有必须向香港当局和中国政府公开道歉并追究相关警察的责任。但我认为这不是个偶然事件,而是个政治事件,说白了,就是美国航母撤出后的延伸行动,是借周边”小鬼“的手开始袭扰中国的开始。
自从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宣布退出9月份美韩联合军演后,中美两国紧张的关系和剑拔弩张的局势似乎得到了缓解,黄海似乎一夜恢复平静,中国人民日报接着发表社论,不要错误的估计形势影响中国发展的方向和大势。中国和美国好像达成了某种协议,围绕在黄海的一切军事和政治活动全部消失,安静的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事一样。难道是美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对抗中败了,自动撤出,中国见好就收?至少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来看,美国没有败,只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者说收效甚微,开始另寻途径,主动撤离了黄海,当然中国也没有胜,只是维护住了最后的一点尊严,也是没有退路的尊严。那么,美国改变了进攻策略,是从哪入手呢?我们先看看美国进行战争的几个步骤。
美国打击一个国家或者瓦解一个政权大致分为四步:首先,美国要制造一个加剧局势紧张的事件,也就是美国可以直接介入的借口。第二步是利用美国的盟友或者是打击对象的仇敌使局势进一步升级。第三步是当局势紧张到一定程度美国亲自出马,利用它强大的军事影响力,对周边环境和战争预演进行一系列的窥视和评估。最后一步,就是根据美国自己侦测的综合情况做最后的决心和部署,要么武力攻击,要么外交斡旋,一旦再次外交斡旋,说明美国已放弃了先前的战争准备,一切又从长计议了,这个阴谋宣告失败了。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都遵循这条不成文的规定。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美国决心按这个步骤进行活动的话,是之前已经下了发动战争的最后决心,所以说,这次航母来黄海的事件实质上对中国来说很凶险,已经没有了退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所幸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看透了美国的险恶用心,用极其强硬的手段回应了美国,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祖国。所以最后美国犹豫了退缩了,看到强大的团结的中国依然存在,于是战争的幻想彻底破没了,无奈的宣布航母不参加联合军演了,相信以后也不会在放这样的风了,因为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了,除非下次战争的到来。
黄海对中国的重要美国当然知道,也知道这是中国最后的底线,之所以敢放风说航母来演习就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只是没料到中国这次会如此强硬,如此团结,全中国人民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美国胆怯了,美国也知道几十年来对中国的堵截和经济勒索压榨,中国已经呈现病态,现在是个好时机,但亲眼见了中国的意志和国家凝聚力后,还是没底了,所以放弃了战争行动,也不挑衅了,航母也不来了,还是恢复到以前的多管齐下,慢慢消耗,等待下一次的机会,所以说,此次黄海事件已经结束了,中国得到了暂时的休整,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于是,美国又回到了原来对付中国的办法当中了,就是一面拉拢,威逼利诱,一面利用中国的敌对势力对中国进行压迫和政治挤压,从前几日日本宣布钓鱼岛主权到今天的菲律宾枪杀香港,再到马上爆发的缅甸果敢冲突,都是美国退出直接对抗后的延伸报复,中国须当认真对待冷静制定对策。有一个不同以往的现象,本来美国的一个阴谋被粉碎后需要调整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行动,但这次黄海事件失败后美国没有停歇,马上进行新的部署,针对中国的阴谋接踵而至,这是和以往不同的。可以看出来,美国对中国下手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对中国的压迫会越来越紧,中美大战已不可避免,只是时间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