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促成了陈一平,亦成就了陈道明
标签:
影视电视剧音乐古典音乐莫扎特魔笛陈道明《冬至》陈一平杂谈 |
分类: 随感 |
《冬至》我只看了一遍,记忆深刻却不打算再看。因为它涉及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灵太真实,真实地让我不忍心再去触碰。陈一平是现代人里典型的颓废派,也是另一个自己叛徒。我们的身边总少不了这样一种人,要生存就免不了要涉及到背叛自己。
莫扎特的《魔笛》可以把这个老实人的灵魂度出窍了。当他蹲在地上,认真地划上一个大圈圈烧着衣服,努力做着与另外一个自己的告别仪式时,他亲眼看着自己的灵魂随着妩媚晃动的灰烟冉冉上升,之前的自己,那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再也不见了……这是陈道明作品中最具有现代平民特点的角色,也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大围巾、八字脚、自行车,大杂院、上班下班、做饭、给老婆端洗脚水,爱家爱生活、一个典型社会地层的老实人。可以说,这个男人的物质世界甚至有点龌龊。他虽然在嘈杂喧闹的人群中来来去去,接触同样底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但他是相对孤单的,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太丰富。
命运总是要跟老实人开玩笑,我同情陈一平,因为他身边有那样一个贪财的妻子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舅子,终究会把他逼上绝路,不是有机会抓住后成为金融巨贪就是守着罗嗦的妻子平凡一生。老蔡需要钱治病,戴威需要钱来还帐、女儿的未来需要钱来铺垫,他们的生活需要钱来憧憬,可怜这一切都要让他来承担。他后悔过,却回不去了。
犯法的不安让他的神经变得更加敏感。无时不刻地受着心灵上的煎熬,这是惩罚。像《茉莉花》中说的那样,“欠下的债是要还的。”他拿了不属于他的东西,所以他经常怀着不安的心情转动着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人。可是,在那个冬至之后的日子里,他依然一次次走进银行的微机室里,一次次体会着静默而凝固死亡的气息,同时,也再一次次地跟另一个自己告别,走向相反的距离,且越来越远……
他预感着那种难以承受的痛苦阵阵袭来。在我眼里,即使是陈一平犯了法也一样是一个好人。看过后脑袋里总是回想着他傍晚时坐在半明半暗的书桌前,听着《魔笛》,写着简短而深刻的日记时,没有人可以窥探到他的思维在心灵深处的走向,一切似乎如平常一样自然。其实在他身上,首先让人注意的是一种温顺、懦弱的性格。可是在顺从的表皮下一旦破裂了,便会发出惊人荒唐的行为,让人料想不到,甚至是可怕的。
然而,他最终却是疯了,在他筋疲力尽的时候,满怀的忧愁轻风似地随风飘走了,灵魂终于随着冬至里燃起的青烟,飘至天国。疯了后的陈一平听不到女儿的呼唤,感受不到良心的责备,然而,实际这个世界上活得最痛快,最本真的人就是疯子,一个让世人分不清楚是怜悯还是悲叹的特殊群体。他的疯应该让许多清醒的人惭愧。就像蒋寒最后所想到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俗人,都摆脱不了欲望,谁能真正做到风动树动心不动?就像陈一平,我感觉到了,他的心此刻真的平静了。
很高兴陈道明能演陈一平这样的人物。在我眼里,陈道明身上总是有着帝王的高贵气质和知识份子不可一世的清高。但这就是陈道明,可以刚刚脱下了华贵的龙袍,就穿上黑风衣成了忧郁的黑社会老大,转身又是这么个低眉善目的老实人,这种角色地位上形而下的表演让他驾驭得这般游刃有余。他本身就是一个神秘强大的黑洞,可以吸引原本逆向的暗物质。在这里,我由衷地惊叹陈道明的演技。
总之,陈一平就是一个善良、孤独而愤世过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