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空调房者好意思领高温费吗?

(2010-07-27 23:47:04)
标签:

高温

社会

公务员

农民工

高温费

酷热

和谐社会

杂谈

分类: 评论

坐空调房者好意思领高温费吗?



 

高温补贴是对于普通劳动者的一种政策性福利,但享受这笔津贴或者类似福利待遇的人群,却大多数是坐在空调房中工作的公务员和白领。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结果。原因何在呢?
   
以湖南为例,近日媒体曝出长沙高温补贴发放存在较大落差,多数公务员和白领在空调下办公,每月可以领到200元;许多工人烈日下奔波劳碌,降暑补贴未领到一分,有的环卫工人则被“两斤白糖”打发——《人民日报》7月26日的这篇署名文章指出,高温费发到了白领手中,原因有三:一是用人单位用人理念存在问题;二是劳动者相关信息不足、维权能力弱、维权渠道不通畅;三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高温费之所以成了白领待遇,上述因素只是一个表面因素。真正的根源在于大面积存在的分配制度的不公正。换言之,只是分配不公的某种反射和缩影。
   
以企业为例,企业的工资和福利分配制度带有强烈的级别性:高层管理人员享受最高的工资增长份额、奖金数目、福利待遇,其次是中层管理者,再次是一般科室人员,最后才是一线普通职工。从这个角度看,高温津贴发到了本不该享受的人群手中,该享受的人没有享受到,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另一方面,高温津贴发到了“白领”手中,还暴露出高温劳动法律保护的缺位。关于高温津贴,目前各省市自行出台地方法规,且大多缺乏强制性。除了 1960年7月1 日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外,至今没有一部统一的对劳动者在高温情况下工作给予立法保护和人文关怀的法律、法规。司法滞后,直接导致很多企业无视高温劳动者的正当权利,把发放高温津贴异化成了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上面查得紧了,就发一发,没人查就装糊涂。
   
当然,不公正分配制度的理性回归尚需时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高温津贴以及其他一些福利项目的发放,用刚性的法律制度规范起来。什么时候发、该发给谁、怎么发、标准如何,法律法规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基层劳动者享受高温津贴,不至于让政策性福利的高温劳动者津贴异化成了“白领休闲的待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