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为何没能造出原子弹?

(2010-02-24 17:51:35)
标签:

德国

二战

原子弹

物理

原子

军事

分类: 军事

德国为何没能造出原子弹?

1938年3月,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使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终于出现了物理学界期待已久的铀裂变效应。铀裂变的成功震惊了世界。此后的事情就是,谁能首先把它转为实用,谁就有可能制成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1939年4月,德国纳粹头子召集六位出色的核物理学家在柏林秘密开会,讨论如何利用这一科研成果制成核武器。同年夏季,德国政府未加任何解释,突然宣布禁止从它占领下的捷克运出当地所开采的矿物——铀。并且下令停止发布一切有关铀的新闻。与此同时,在德国铀学会的科学家指导下,德国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U工程”,并直接对柏林陆军武器部负责。 
然而,出乎意外的是,1944年11月23日当乔治·佩顿将军的部队攻克德国的重要核研究基地斯特拉斯堡时,美国的谍报人员直奔斯特拉斯堡大学新建的实验室,搜获了德国隐匿于此的有关铀研究的完整的档案。所获情报确切表明,1942年已经有人把制造核武器的可能性报告了希特勒,但直到1944年底,纳粹德国研究的原子弹的工作仍处于试验阶段,比美国洛斯阿拉莫斯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要落后两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纳粹德国在核军备竞赛中,由先进变为落后,而始终未能造出原子弹呢?

一、由于法西斯当局推行种族歧视政策,迫害有独立思考的人,尤其是犹太人。希特勒竟然把整个物理学讥讽为犹太物理学,迫使大批科学家背井离乡,逃亡国外。像哈恩·斯特拉斯曼、莉泽·迈特纳、爱因斯坦这样一些人物纷纷离开德国。

二、德国在原子能研究方面,缺乏全面的指导和统一的目标,各单位之间缺少协作。教育部、陆军部、邮政部各搞一套。纳粹头子对长期的“U工程”研究计划不感兴趣,而把大批的科技力量用来研制V—2型导弹,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原子弹的研究。 

三、同盟国加紧对德国进行空袭,实行闪电般的地毯式的轰炸,迫使德国的研究小组总是不断地搬家,试验设备常常是装上又拆,拆了又装,很难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角落。1943年11月,美国空军大规模空袭了德国在挪威的生产重水的里尤坎工厂,迫使该厂迁移。在前往柏林的途中遭到游击队的袭击,生产重水的贵重设备和大部分重水彻底破坏。很显然,这场空袭使德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遭到了巨大困难。
正是在以上诸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法西斯德国才未能研制成功原子弹。否则,欧洲的版图,甚至西半球的版图将会大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