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体育 |
不可否认,易建联已经不再是那个国内最有潜质的球员了,他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好的内线球员,在2005-2006赛季CBA联赛中,易建联开始鹤立鸡群。在拿到球队历史上第三座总冠军奖杯后,易建联也将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抉择,那就是继续留在宏远队征战CBA联赛,还是参加NBA2006选秀大会。之前易建联对参加NBA选秀的事情只字不提,或许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或许是他真的没有准备好,无论阿联是否会选择参加今年的选秀,易建联都已经证明了自己超强的实力。易建联与同样会参加选秀的孙悦和唐正东不同,孙悦在ABA一年的精彩表现和年龄的优势让他有理由进入选秀名单;唐正东只是想在NBA碰碰运气,CBA的日子他早已无法忍受,可在NBA真的会有球队选中他吗?但易建联不同,他的目的是要在NBA打上球,不是去当可有可无的边缘球员,而是要做对球队有帮助的人,他对上场时间要求得很高。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易建联打了将近160多场比赛,他的出勤率在广东队也算高的,平均每场比赛出场时间都在30分钟以上,虽然有些场次由于对手的内线相对较弱,对易建联本身的锻炼价值并不大,但如此高密度的赛程和不间断的内线考验让易建联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
功夫阿联
灌篮
熟悉易建联的球迷都知道他是个喜欢灌篮的小伙子,球场上他善于表现自己,在今年的CBA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易建联双手大力灌篮的场面,每次阿联灌篮后,都要在篮筐上做一个缓冲,像个孩子一样在上面吊一会,但灌篮时他却是个冷酷的杀手。如果在篮下获得相同的机会,姚明或许会选择抛投或是把球轻轻地放进篮筐,那是姚明性格的缘故,也可能他是为了节省体力,但有时这种球很容易被眼疾手快者盖帽;但易建联不会那样温柔,他会选择大力灌篮,他会用更具侵略性的动作来得分,这个时刻他是兴奋且火力十足的冲锋枪,而且有时还伴随着一种低沉的怒吼声,像是在做一种宣泄。易建联的灌篮大都是双手大力灌筐,他很少用单手灌篮,双手灌篮需要的空间大,时间也长,单手灌篮比双手更迅速,也更简单,需要的空间也小,但阿联似乎更喜欢张扬个性的双手灌篮,或许只有双手灌筐才能彰显出他逼人的霸气。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单手灌篮同样也可以激发出一定的气势,但单手灌篮对手臂力量要求很高,或许阿联的力量还不足以做出像卡特那样的单手大力灌篮,但他的双手灌篮早已经是CBA赛场上一个标志性的动作。
在易建联的灌篮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在身体力量和弹跳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弹跳力,但这种弹跳力也是建立在身体力量基础之上的,与三年前那个消瘦的易建联相比,今天的他则出落成了一个健壮有力的内线小霸王。在灌篮后,阿联通常会抓住篮筐引体向上,做一个缓冲,有时,这个动作会做得很大,几乎让他的双脚触及到篮板,不知道这小子为什么如此喜欢灌篮。
跳投
但易建联的灌篮不会使他成为一个令人恐怖的球员,目前易建联最拿手的绝活,也是对手最为忌惮的,就是他精准的高位跳投。易建联的身高和良好的弹跳力让他的跳投无人可以触及,况且他的跳投还是后仰投篮,在国内没有任何人能够封盖住他的投篮。与其他中国内线球员高位投篮不同的是,易建联在整个投篮过程中跳的很高,相对来说有个短暂的滞空时间,这样的投篮会有很好的弧线,而且很难被封盖,这个技术应该划进得分后卫或是小前锋的技术范畴之,身高体壮的内线球员很少有拥有这项高难技术,在NBA似乎只有森林狼队的加内特将这种特殊的高位跳投玩到了极至,但与加内特相比,易建联的高位跳投还欠缺一些必要的临场变化,大多情况下,易建联的跳投点都距离篮筐较远,他应该利用步伐和转身将自己的开火点向篮筐拉近,那样他的威胁会更大。
另外,易建联的跳投范围非常广,攻击面几乎覆盖了整个三分线内,他在罚球线附近区域的高位命中率最为精准,几乎弹无虚发,这个位置是他最熟悉的投篮点,两侧45度角的命中率虽不及中路,但也有一定准头。除了在高位准确的跳投之外,易建联还有一手三分球的功夫,只是在比赛中很少用到。其实早在2003年世界青年锦标赛时,易建联就曾展示过三分球,同时在广东队内部的训练中,他的三分射术也相当有水准,况且他身边还有一拨国内顶尖的三分球高手帮着他提高射术,但在实战中易建联几乎很少用到三分球去得分,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情况。在2005-2006赛季,易建联在出场的51场比赛中,三分球出手次数为14次,命中5球,这其中多数三分球都是24秒时限或单节比赛结束前的压哨抢投;而在2004-2005赛季中易建联的三分球出手次数是13次;2003-2004赛季三分球出手次数为3次。虽然具有一定的三分球能力,但这并不能证明他是一个喜欢在三分线外出手的内线球员。他更愿意作为一个内线球员在内线得分,而不是飘在外围远投。
除了高位跳投和扣篮两种常用的进攻手段外,本赛季易建联又苦心研制了很多进攻方式,比如勾手抛投、后仰跳投、背转身跳投等,在总决赛对八一的比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易建联的转身跳投进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而且有很可观的命中率。这与季前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本赛季易建联的身体更强壮了,他的腰腹力量也有所增强,这让他在做后仰跳投或是转身跳投时更加游刃有余。同时,易建联的进步还体现在脚步变得更为灵活,骗取犯规的技巧也在逐步增强,这都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在本赛季许多比赛中,易建联凭借着敏捷的脚步和良好投篮手感,轻松便可占领对手的内线阵地,但一旦面临身体强悍经验老道的防守专家或是具有针对性的包夹防守时,他的这些新进攻手段的失误率就会增加,便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状况,但很明显他的多样进攻才华正处于飞速进化阶段。
力量
易建联的攻击技术很全面,目前他最需要加强的是内线单打能力,而内线单打最需要的就是力量,和CBA球员相比,他的力量不差,但若想与NBA球员对抗,阿联必须加强自己的力量对抗。在对位莫科或是胡克时,阿联在力量对抗方面能够打平手或者还有些优势,但如果让他与队友积臣对位的话,估计他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积臣这样的大块头,他将避免与积臣进行肉搏战,而在NBA,像积臣这样的大块头比比皆是。易建联在篮下的二次进攻中大都用灌篮和抛投来得分,但在对手犯规或是身体碰撞的情况下,阿联很难将球放进篮筐造成打三分的局面,这说明他的上肢力量还需要加强,这样能外不能里的特点在NBA会被那些强悍的黑小子们欺负的。姚明当初加盟火箭队时,也是个身体单薄的球员(与美国老黑们比),但短短几年的时间,姚明现在已经是NBA中的彪形大汉,即便不是最壮硕的,但也有了力量向黑人球员的发起挑战。易建联现在仍旧是个尚未完全长成的球员,在CBA中他的对抗能力一流,身体素质和力量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加盟NBA,那他所谓的优势将在瞬间化为乌有,但以他的骨骼特征和肌肉群类型来看,只要在美国刻苦的练上两三年,阿联的对抗力量绝对不会比狼王加内特差。
在身体素质方面,易建联的身体可以说是亚洲顶尖的,但跟美国黑人内线球员相比,他只能算是中等水准。在国内,易建联无论弹跳、力量、爆发力都很优秀,在进入国家队,接受欧化的身体训练方案后,阿联在力量方面又有很大增强。目前易建联的卧推数据是80到100公斤,同时他的腿部力量也有很大增强,作为115公斤左右的轻量型大前锋,这样的力量素质已经足够。具体说,易建联现在欠缺最大的不是腰腹和腿部力量,而是上肢,包括手臂,手腕。而且现在他更需要加强的不仅仅是力量,而是如何更合理地运用自己身体力量的技巧——在这方面,中国篮球训练有很大欠缺。
但如果想在世界上最好的联赛中立足,易建联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比如身体力量,比如内线的单打能力,比如一对一防守,但一切都要以身体力量为前提,但国内的训练和比赛环境对他力量的提高帮助并不大,NBA夏季联赛对他这样的年轻人会很有帮助,在那里易建联可以体会到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策应
易建联在高位有一定的组织和策应能力,掩护挡拆意识也属上乘,但在面对包夹防守时,他的失误率也会随之增高,在传球方面还需有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临场应变能力和传球力量大小这些基本功层面的东西。本赛季总决赛面对八一队的群狼防守战术时,易建联在高位曾出现过被包夹传球路线受阻的情况,我想NBA的防守强度要远远强于八一队,所以阿联要加强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易建联应该多多多学习姚明在火箭队所展示出的策应能力,姚明在高位的挡人掩护做得很出色,在高位和低位的传球都很巧妙,没有姚明的策应,火箭队不会拥有那么多火力点,这与打球的习惯和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换一种方式去看待自己在场上的位置。在这方面,国王队的布拉德·米勒堪称是高位策应的典范,他是目前NBA最会组织进攻和传球的内线球员,如果想在策应方面有所提高,阿联就要加强自己的比赛视野和传球技术。
防守
就CBA技术水平度而看,易建联拥有上乘的防守技术,他能用自己的篮球智慧去阅读对手的进攻战术,从而在防守中选取最合理的防守位置,或者绕前、或者换防补防,或者变身为一堵城墙横亘在对手的面前。绕前防守和瞬间的反应能力及超强的弹跳力让易建联在本赛季常规赛中获得了场均两次抢断的数据,在面对体重和身高大于自己的内线球员时,阿联的绕前防守经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但广东队惯用整体防守,所以在协防和补防方面阿联做得很突出,但在一对一防守时,阿联在身体和对抗方面还有很多差距,这是大部分中国球员的先天问题,即便姚明足够强壮,但他在与奥尼尔对抗时,也很难站到便宜。易建联拥有良好的身体爆发力和弹跳力,应该说他很有潜力成为一个出色的盖帽手,但目前他对封盖时的起跳时机判断还不够火候,或许目前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弹跳力了,但盖帽这个技术除了身体条件以外,更多是在依靠一种球场经验。但NBA的防守与CBA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NBA的防守更难,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他要求在一场比赛中全神贯注,不遗余力地投入到防守中,而在CBA这种相对低强度的联赛中,防守对于易建联来说并不难,但问题是他要进入NBA,所以他必须加强自己的防守能力,以便能适应NBA的高强度。
篮板球
易建联是很好的前场篮板手,他敏捷的判断和连续起跳能力帮助他拿到了很多转化为得分的前场篮板。本赛季易建联场均能拿到3个前场篮板,这些前场篮板多数直接转化为补篮得分。但相对而言,他的后场篮板控制力,与他的弹跳能力相比并不相称(据称易建联的垂直起跳高度为85公分)。易建联懂得抢篮板时该如何卡位,但卡得不够狠,他有时过分相信自己超强的身体素质,有些放松且不够积极,没有主动预判球的落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易建联成功起跳到最高度时,他在空中的争夺能力是超群的,但如果他的卡位和争抢意识再强一些的话,他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篮板高手。说到争抢篮球球时的卡位,一个是要靠经验,经验方面易建联还需要加强;另一个就是力量,卡位要靠力量才能抢到合理的位置,易建联虽在弹跳方面会有些优势,但卡位时的力量应用并不是他的特长,而且他有时会惯性地去用弹跳力去掩盖卡位方面的不足。如果想在NBA赛场上成为一个篮板高手,易建联必须“学坏”,现在他还是过于温柔,这是统治篮下的最大前提。
附中国球员NBA之旅:
宋涛,参加1987年NBA选秀大会,在第三轮第67顺位被老鹰队选中,后因为伤病,与NBA擦肩而过。
马健,1993-1994赛季在犹他大学效力,1995年参加洛杉矶快船队训练营。
王治郅,1999年NBA选秀大会第二轮第36顺位被达拉斯小牛队选中,2001年4月赴美加盟小牛队,成为第一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胡卫东,2000年3月,魔术队为胡卫东提供了为期10天的合同,但中国乔丹因为伤病,错过了这次NBA之行。
巴特尔,2001年10月26日接到掘金队伸来的橄榄枝,后在马刺队夺得总冠军戒指。
姚明,2002年选秀大会被休斯顿火箭队以第一轮第一顺位选中,成为NBA历史上的第6位外籍状元。
薛玉洋,2003年NBA选秀大会第二轮第57位被达拉斯小牛队选中,随即被交换到丹佛掘金队,后被掘金队放弃。
莫科,曾经被NBA官方列为2004年选秀大会候选者,但最终却没能入选。
孙明明,入选了2005年NBA选秀大名单,没有被任何球队选中,目前效力于USBL道奇城市传奇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