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我借鉴马岛战争实例绘图撰文提出“保卫南海需要最长距离的战斗飞行!”

标签:
军事 |
分类: 杂文论述 |
80年代我借鉴马岛战争实例绘图撰文:
提出“保卫南海需要最长距离的战斗飞行!”
我撰于八十年代的文章草稿
1982年9月,英国与阿根廷在南太平洋的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起先英守军因寡不敌众投降,英国决定夺回它占领过的这块土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决心收复这块远在天边的领土。于是派出了空、海军作战部队,奔赴马岛,由于战线太长,从英国本土出发至马尔维纳斯群岛大约有2万公里,当时战事紧急,要求英国战斗机鹞式飞机必须在两天之内到达马岛。而鹞式飞机的转场航程最大只有3300公里,除了距离英本土的亚松森岛上有英国基地外,再没有飞机可以停靠的地方了;怎么办,英空军决定派出加油机,空中加油保证10余架鹞式飞机不停止地飞向2万公里外的马岛。这十余架鹞式飞机上都装有受油管,我画了一幅草图:两架 飞机上向前探出的管子就是受油管,它连接着油箱,可以自动打开阀门受油,驾驶员只要将飞机保持与授油机同一速度,并把锥型接头对准加油机的喇叭罩,里面是一个内椎体两个轴体相碰即全靠圆锥面作用自动靠近,加油开始。
加油机伸出的管子可以加油后收回,而收油机的受油管,绝大多数是不能收回的,而没有改装过的飞机在空中无法受油。
这一战役英国获得全胜。十多架战机长距离直飞2万公里,改变了战场的局势。随着后续舰队的到达,英国人终于收回了岛屿。可见加油机在现代战争的巨大作用了。
由此想到,我国南沙群岛距离祖国最南本土2000多公里,一旦作战需要,依靠加油机,就可以随时使战斗机到达前线,保卫祖国神圣的领土。所以要守住南海领土,必须大力发展加油机,与作战飞机的加受油技术,根本提升作战手段,让我们通过加油机和战斗机的结合,能够长距离的飞行,从而控制整个南海,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为我们树立了典范。现在我们就必须全面做好准备。只有这样,保卫祖国神圣海疆才会落到实处。
(本文连图写于八十年代初,是为青少年写的,时光过去了30年。今天对中国来说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故再次整理发表。)
老虎2014-6-12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