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簠斋旧宅回忆(二)
原文地址:2013年08月22日作者:枝头绿莺
上次为省事写了五个掌柜的都姓张,有人提出来这也太巧了,我心里也不由哑然失笑了。实际情况是三个姓张,一个姓王,一个姓邵。我为了更精确一些,又回家问了母亲,她说那时女孩子不进账房的,都是我三舅陈宪章喜欢进去玩,这些都是后来听我三舅说的。
前面说到账房前面是一个大院子,挨着账房的山墙东西向横着一道带屋顶的过道。用木头做的一个一个一米多高的围栏,地面用砖头铺就。出了过道这又是一个院子,在院子西面靠墙是南北向排着一排房子,前几间是听差的住屋,紧跟着是三间很大的书房,老爷他们每天就在这里写字读书。再就是现在大家说的二层的万印楼。万印楼房子挺大,没有隔断,好像也是三间。虽然是个二层,但是进去一看并没有楼梯,二层那里只有一个空着的门框。一个木楼梯用绳子拴着吊在房顶的木梁上,绳子下头在墙上固定的一个铁环中系住。想上楼时就把系住的绳子放开,楼梯便慢慢地顺下来正好挨着门框,人就可以上下,也可以想见是多么麻烦。楼下就是北京带回来的家具什么的,还有牛角灯。 因为这个房子就挨着大街,所以现在为方便进出,就在院墙那里开了个门,作为万印楼的进出门。我母亲今天讲了一件小事,她七岁时放学回家,正好碰到姨奶奶(二姥爷的姨太太), 姨奶奶就训了我母亲一顿:“你今天怎么能穿这样的衣服?!(我母亲穿着红底白花夹袄 )你不知道大人也不管?“ 我母亲也不敢问, 回家告诉我姥娘,我姥娘好像想起了了什么, 赶快叫徐妈拿出一套墨绿色衣服给母亲换上。后来我母亲想,大概那天是二姥爷的忌日。当年母亲觉得非常不痛快的就是为穿孝服。因为是个讲究礼仪的大家庭,长辈的忌日,她都要穿孝。因此好多粉红衣服, 红绣花鞋什么的都放着。记得那时往往脱了这个长辈忌日的孝服,过几天又是另一个长辈的忌日,又要穿孝服,她的漂亮衣服总也不能穿。我很早就知道母亲喜欢粉红衣服,所以现在我给母亲买毛衣都是粉红色。我觉得光写房子没什么意思,就加上点生活琐事。另外, 对长辈的称谓我也糊涂,问了我母亲才知道:我母亲叫我姥爷的母亲叫妈妈(音嘛嘛)因为是正房,老爷的庶母我母亲就叫奶奶。 母亲大爷的正房太太,叫大娘。 姨太太叫姨奶奶。我本来觉得这样的人家, 男主人可以随便娶姨太太, 其实不然, 如果正房有孩子特别是儿子, 娶姨太太长辈也会指责。所以就是有了姨太太也很少娶回陈家大院。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