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赫玉老大2011
赫玉老大201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86
  • 关注人气:27,6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人对端午节风俗的描述(一)

(2010-06-16 15:31:10)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史

宋人对端午节风俗的描述(一)

 

端午起于何时,尚无准确的定论,但是宋人对端午节已有详细的记述;在父亲辑录的宋人吕原明的[岁时杂记]中(原著已佚),对端午节风俗有大量的记载。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风俗演变大有帮助,其中许多风俗今已不在,如古代粽子里放有麝香的习俗,今人多不知。对了解中国这一近两千年的民俗文化,有很重大的参考价值。现摘录如下:

                           端一日

 京师市廛人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五月初二日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祭天神

京师人自五月初一日,家家以团粽,蜀葵,桃柳枝,杏子,林檎,李子焚香,或作香印祭天者以五日[古词云角黍(古称即粽子)厅前祭天神,粧成异果]。

                           送鼓扇

鼓扇百索,市在潘楼下,丽景门外,阊阖门外,朱雀门内外相国寺东廊外睦亲、广亲,宅前皆卖此物。自五月初一日,富贵之家多乘车萃买,以相馈遗。鼓皆小鼓,或悬于架,或置于座。或鼗(音tao,两旁有耳的小鼓)鼓、雷鼓,其製不一。又造小扇子,皆青黄赤白色,或绣成画,或缕金或合色,製亦不同。

                           裹粘米

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粘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糭(粽古字,又发音zhong)子弄反亦作棕。,或加之以枣或以糖。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近代多烧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古词云角黍包金香,蒲切玉]。

                           作角糭

端午糭子品名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糭,锥糭,茭糭,筒糭,秤锤糭,又有九子糭。

                           解粽叶

京师人以端五日为解粽节。又解粽为献,叶长者胜,短者输。或赌博或赌酒。

                           藏餳糖

自寒食时晒枣糕及藏稀餳(音xing,麦芽糖汁)至端五日,食之云治口疮,并以稀餳食糭子。

                           造白团

端五作水团,又名白团。或杂五色人兽花果之状,其精者名滴粉团。或加麝香。又有乾团不入水者。

                          为枣糕

京都端五日,以糯米煮稠粥,杂枣为糕。

                          干草头

都人以菖蒲生姜杏梅李紫苏,皆切如丝,入盐曝干,谓之百草头。或以糖蜜漬之,纳梅皮中,以为酿梅,皆端午果子也。

                          菖蒲酒

端五以菖蒲或縷或屑泛酒。

                          结百索

端五百索乃长命縷等物遗风尚矣,时平既久,而俗习益华,其製不一。

(待续)

 

老虎10-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