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古井 古道 古屋

(2010-05-15 22:13:30)
标签:

文化

分类: 行万里路观天下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古井 古道 古屋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古北口长城的历史上千年,伴随着古长城的戍边发展起来的边城历史文化,无疑也是久远的,这次有机会专访古镇历史遗迹,体验到了残留而朴实的长城文化、战争文化、庙宇文化和边关文化,感触良多。

                        

古镇

 

我们是从一座牌楼进入古镇的,道路两边都是商店,街市也成了自由市场,仿佛看不到什么古迹,但是沿着街道往上走大约7-800米后,就不见了繁杂的市场,而是静静的山村了。

古北口是历史上著名的边关重镇,建于公元556年,当时称为北口镇。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古时古北口镇即建有瓮城,我在此访中还真看到了瓮城的遗存。瓮城内,原有一纵四横的古街,虽经历代战火破坏,大多古迹已不见踪影,但据说现在有历史可考的文物建筑还有130多处,“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的独特历史人文景观,今天还叫我看到了。

 

                          古井

 

 这次同行的人都没有看到三眼井,因为它仍静静地呆在村口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既没有说明牌,也没有围栏,而且周围砌成了一个水泥台,井口上还盖了三块石板,我都走到跟前了,都没有发现它。我有个好习惯,每到一个生地,就主动访问当地人,向他们请教有关当地的历史,正好我向当地老乡请教一所老房子的历史,他主动地跟我说:“你看。这就是那口古井-三眼井”我从资料上早就听说它的大名:这是凿于金泰和元年(1025年)的古井,距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了。竟然还保存着。

我见井口盖上了石板,问老乡:“井里还有水吗?”

  老乡肯定地说:“有。”一千年的古井还有水?!真是奇迹!

  这时我才仔细地在跟前观察,原来三眼井是一块直径大约近两米的花岗石上,呈三角形地凿有三个井孔,每个直径有3-400毫米。大概为了防止人们往井中乱丢东西,所以现在用石板盖住了。我忽然发现井边有一个古代碑座,无疑是很久以前立碑说明的,可惜碑已不见,只留下深埋在土里的碑座。我为碑座照相留了影。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村口老房子和前面的三眼井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如今三眼井口盖上了石板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三眼井旁残留的石碑座

                                古道

 

远在唐代,古北口就设立了两大兵站,明代更设立了千户所,所以古北口镇交通道路很早就建的很好,城内曾有一纵四横的古街。至清朝康熙、乾隆巡视,更驻跸北上关东,因而于康熙二十一年(1662年)专门在古北口镇内修建了御路,1668年再建。我沿着潮白河支流(现在河里一点水也没有)的御道信步走至二郎庙,如今御道是重修的,当地人告诉我,当年御道上铺的都是条板石,后来打战,国民党驻军,把它们起掉在山上用于修建工事了。如今走在平坦的御道上有三四里路,还能感到当年的气派。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古御道

 

                           古屋

 

我特别注意寻访古北口的老房子,在村子里静静地一角,三眼井上坡看到了几间老房子,我问当地人,说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可惜主人不在,将军把门,看不到院子里的面貌,但确为一四合院,围墙用砖和当地山石砌成。有意思的是在这远离城市的山村里,许多房子前面还保留着砖砌的影壁,我看到一个影壁上面还有“太公在此“的小砖牌。知道这是古风,忙照了相。自唐代以来,北方很多地方的大街小巷的要冲位置,都有刻着”姜太公在此,诸神归位“的砖砌于墙壁,用于降服妖魔,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简化为”太公在此“。如今北京城内已完全看不到了,没想到在古北口还能看到这一古风的遗存。

一路上,我看到街市上老屋铺面;看到杜聿明将军1931年任17军旅长时在此抗击日军时住的老房子,还有无数古老庙宇的古建筑,特别是财神庙和二郎庙里残留的明清壁画,实在是难得。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村口的老房子院里有棵老树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老房子前的影壁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影壁上的太公在此砖示牌

四上古北口访古记(三)古镇 <wbr>古井 <wbr>古道 <wbr>古屋

卡车后的老房子曾是杜聿明住宅

 

古北口真古,古风遗存让我响往记住。

 

 

老虎10-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