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蔭龄:《中华岁时记》文稿(修订)-1

(2010-02-14 15:58:23)
标签:

文化

分类: 家史

霍蔭龄:《中华岁时记》文稿(修订)-1

 

父亲霍蔭龄生前考证大量古籍,撰写了16万字的《中华岁时记》(生前父亲尚未来得及为此书起名,这是我根据内容而起的)。此文稿费尽父亲心血,引经据典,大量考证了中华民族风俗文化,从起源、发展、意义诸多方面加以论述,有一定的权威性。我决定将父亲这部心血文稿整理陆续面世,不仅为了纪念父亲,也是为弘扬中华文化做点事。

我在父亲原稿基础上又做了补充,加注了一些内容。

 

第一章       岁节  元旦(即春节)

 

 春节古称元旦,即新年第一天。古说元旦为八节之端,八节即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至、夏至、秋至、冬至;七十二侯之初;三百六旬之首。又为三元之起: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又称元日。“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元旦,即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南朝文史家萧子云在他的《介雅》中有诗曰:“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那时已将元旦,引申为一年的第一天了。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庚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我国古人说的元旦,不是公历的1月1日,因为那时还没有公历。元旦是中国人对新年创造的最早最准确的词汇。

 元旦肯定是中国较古的节日,比臘日更早些,今所存较可靠的资料是【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一幅古代庆祝节日的写照。查【诗经】出自中国公元前6世纪,当时一年仅见十个月的记载;《七月》一诗,写的是四季农事,并提及”卒岁“(过完一年之意)、,应是古代对新年节日的最早记载。应看做是当时社会对公定节日的描述;在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公田制基础上,年初集会的内容,即包括了祭祀(祭天、祭地祭祖先)、饮酒、祝福等古人活动。

 其后封建社会成熟后,春节节日,被增加了各种内容,如皇帝要朝贺(汉以后,包括接见外国使臣)、家族要聚会饮酒祝贺、以前民间的“团拜”,逐渐演变为相互“拜年”等等。

 由于这个节日历史最久,累代未变。对社会影响也最大,除了皇帝的朝贺涉及面很小,没甚影响外,对于当时官员与百姓之间形成的习俗,则影响深远,形成了丰富内涵的中华风俗年文化。有关内容按其性质分述如下:

  (待续)

 

 

老虎整理10-2-14  2-15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