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雄壮的中国空军阅兵背景材料之三:引进一种直升机
(2009-10-10 11:41:30)
标签:
文化 |
分类: 历史 |
伟大雄壮的中国空军阅兵背景材料之三:
引进一种直升机,派生出多种新机型
我与国产直9武装机
直升飞机一直是中国军事装备的软肋:机种少,吨位小,数量少,影响着中国陆航和空军的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运用。
此次60年国庆空中阅兵,展示了我国制造的两种直升机:直8和直9型共计46架,可别小看这两种直升机,它是我国唯一冲破西方封锁,从西方引进的整机生产技术,自己制造并发展了的;两种直升机都是从法国引进的,直8型原型机为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直9原型机为法国的“海豚”直升机;它们改变了我国过去长期停留在前苏联60年代的米-4直升机水平;一跃而进入80年代水平。对我国直升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1980年7月,中航技公司受航空工业部的委托,利用法国与美国之间的竞争之隙,正式与法国宇航公司和透博梅卡公司分别签订了海豚(Daophin)AS365N/N1型直升机生产许可权合同以及与之配套的发动机生产许可权和技术转让合同,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重大引进项目,海豚直升机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直升飞机之一,我们能突破禁运引进,这无疑是一种胜利,初期法国为我们提供了50架次的整机组装部件,,法国人还为我们先后培训了770名直升机制造的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特别是购买了中国生产许可权,更是对中国直升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此合同至结束延续了十七年之久。
然而由于中国基础技术落后,长期一些零部件国产化迟迟不能解决,加上缺少开发经费和技术力量,政策和体制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致使两种引进的直升飞机生产数量极少,有时一年才只能生产出一两架,大大制约了引进的两种直升机的发展。直到进入新世纪2000年后,在强军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加上国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我们资金充裕了,两种直升飞机才迈开了快速步伐,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