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不要绩效,要补贴!(二)
(2009-10-13 09:13:39)
标签:
绩效工资教育产业化公益功利盈利商品杂谈 |
所以,本人反对以绩效工资的方式进行事业单位薪酬改革,不然又将重蹈教育产业化恶果,但是这部分钱一定要发,只不过改成统一的补贴,类似公务员的阳光补贴。
但是很多人感觉到极其不公正,这些年国家逐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待遇也相应提高,并且在教育产业化的刺激之下,很多老师收授家长礼物、私人开办补习班、体罚殴打学生、学校组织补课收费、收取高额择校费、开办校中校、收取各种各样的赞助费、杂费等等,导致教师形象在社会上一落千丈,为什么还要变相给他们涨工资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理性分析: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个人逐利的冲动,教师也是人,也有妻儿老小,也要吃穿住用行,这都是个人的正常需求。
其次,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员工的工资不能依靠事业单位的盈利,而作为其主办单位,国家财政有着不可妥协的责任,员工的薪金应该由财政支付,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对此投入根本不够,教育投入在GDP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连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赶不上,导致教师待遇远远低于社会其他阶层。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其逐步变成学校和老师满足自身合理需求的工具,导致了教育的一系列异化举措。
当然很多人觉得教师的工资已经很高,但是如果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学校,教师完全可以取得比现在更高的收入,而偏偏事业单位不是为盈利而开办,导致教师的劳动与收入极其不匹配,所以教师理应获得与劳动相对应的收入水平。所以这部分钱必须由政府财政支出,使之收入水平最起码达到社会中等阶层,才能缓解了生活的压力自然会安心工作。这样可以顺其自然对不正当的逐利的行为通过法规条例予以禁止:不准补课、不准乱收费、收红包等等,通过赏罚结合以回归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缓解公众对教育的不满,调和社会矛盾。
当然还有一些人担心,事业单位员工拿得的补贴一样多,可能导致平时不认真工作,其实这纯属多余,在事业单位的员工平时获得工资已经和个人工作密切联系,多劳多得,干得好的多得,在员工的收入上已经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不实行绩效工资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最后不得不说,绩效工资在实际的操作中有极大的困难,具体的奖惩措施很难制定,并且也容易沦为权力手中腐败的资源,这样更容易引发员工不满,激发内部矛盾,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反而得不偿失,倒不如一碗水端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