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奎子奎视觉南岳衡山南岳大庙 |
分类: ↓粤桂琼豫鄂湘 |
更多南岳行游玩趣事请关注微博“奎子摄影”,点击“南岳”标签浏览
第一进是正门,也叫棂星门,由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
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包括正殿、寝宫、御书楼、盘龙亭等建筑。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南岳大庙四群院落和九个建筑体组成,保持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
南檐下有“奎星阁”竖额,柱联为:“亭有盘龙,何不在天飞霹电;岳常集凤,都来此地听箫韶。”
北面悬横额:“古往今来。”柱联为:“登峰巅俯视洞庭,高唱江从东去;问天下谁称福地,长歌风从南来。”
阁方形,台基高约2米,花岗岩砌成,中有十字通道。阁楼木石结构,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檐下饰斗拱、彩绘雕镂。覆斗形藻井中雕有一条巨大的镏金盘龙,故又名盘龙亭。
第三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川门,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
门洞中的奎星阁。
第四进为御碑亭。八角重檐攒尖顶,红柱碧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玲珑剔透。亭周四面为红墙,每方开一拱门,亭内置一巨大驮碑。状似乌龟,古传为负重之兽。碑高3.2米,宽2米,系整块青石镂成,上刻清康熙帝玄烨亲撰的《重修南岳庙记》,全文297字,楷体,此碑为1985年重置。亭上有“御碑亭”竖额,额枋上书不同形体的古篆“寿”字二百个,寓意南岳为“寿岳”。
第五进为嘉应门,现加以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
嘉应门内展示着一口千僧锅,这口千僧锅重达五六吨、高1.36米、直径2.36米,锅体上铭刻的“祈求世界和平”等字样。
第六进为御书楼。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龙。楼上四周装镂空窗格,其斗拱形制奇特,七踩三翘,为古代所罕见。南檐下有“御书楼”横额。
第七进为正殿——圣帝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
第八进为寝官。亦称谨身殿,后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和正殿丹墀相连。殿中设圣帝和夫人景明后、圣帝父母亲坐像,故亦称圣母圣公殿。檐下装有粗犷的斗拱,天花绘制精美。
第九进为后山门。亦称北后门,是岳庙中轴线的终点。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红墙黄瓦,屋脊上饰有宝顶和走兽。门东为注生殿,祀注生真君,民间亦称注生娘娘。门柱联为:“注性优劣惟善人知止善地;生命寿夭皆由自造不由天。”西为辖神殿。一门两殿相连,一字排开,装饰古雅大方。出后门,即可登山。
南岳大庙四周围以红墙,东西两侧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
道教崇尚“紫气东来”,在南岳大庙东侧有纯阳宫、寿宁宫、三元宫等八大道观。
佛教推崇“西方极乐世界”,在南岳大庙西侧有天堂寺、云峰寺、双峰寺等八大寺庙。
开放时间:早上7:00 - 下午17:00
门票:50元
衡山市南岳区的1路公交车可以免费乘坐抵达南岳大庙。
图片:2012年4月7日摄于湖南衡阳南岳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