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大家关注地方高校问题:西北政法分房事件及其他(之八)

(2007-07-12 15:46:09)
标签:

中国文化

先来后到

人才强校

随着讨论深入,有校领导和既得利益者也开始出来发出挑衅言辞了:“天边三朵云像是教师,不像是学生,而且是博士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政法乃至在社会上好好磨练吧,大家都是这样磨练出来的。中国的文化就是这个样子,讲究个先来后到,先老后小,慢慢来吧,哪有一步到位的,回去问问你老爸老妈,看他们单位、他们周围是否是这个文化。吃点牛黄解毒丸,防止肝火太旺。”
 
对此我针锋相对回答如下:

1、我的身份相信很多人不用猜测都知道是谁。不是像教师,而是本来就是教师,是一名敬业称职的大学教师,是一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政法的大学教师;是一名能给学生带来新思想和新知识,而不是旧观念和旧文化的老师。身份问题在这样的讨论中你认为重要吗?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校友,这个事件的讨论都是有意义的。按照你的“先老后小”逻辑,似乎学生就不用来参与这样的讨论了;

2、政法当然是个小社会,而且是浓缩的社会,包含了人世间的万象百态,我可是在政法这个地方磨了10来年了,可惜还是学不来你所说的那种成熟,天真啊。不过我希望我这种天真一直保持到我老死的那天;我也相信中国的文化靠你们这些一直喜欢“先来后到”的人来拯救的话,早就完蛋了。中国文化之所以有今天,之所以能够期盼复兴,靠的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吗?

3、就政法这一套潜在的规则和文化的酱缸,我的慧眼早已洞若观火;我可不屑于玩这一套陈旧的东西,我干脆来个新鲜的,让你们感受感受,见识见识。你说我要磨练磨练,我偏不按你的方式磨练,我要让你和你的那套文化接受接受我的这种磨练;咱们看谁更快活。

4、“中国的文化就是这个样子”,是吗?看来我们得先讨论一下什么叫文化,我研究文化与法律好多年,可是越研究越头大,让你一语道破真谛,真有你的;看来真得向你好好学习;我们还是不用再重复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这个样子”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吧,求求你了,前辈!

5、至于说尊老爱幼,我倒是一万分赞同。我对老年人打心里尊重,甚至希望中国的法官到80岁都不用退休,甚至不赞同中国官方的文化提倡者提出的“干部队伍年轻化”。我告诉你一个真相吧:这次分房,离退休的老同志们本来没份,但他们一闹,结果有资格了。我们年轻博士跟在屁股后面求,结果毫无效果。对此,有些领导居然恬不知耻地挑拨离间说“博士们认为老干部那么老,最不应该要”,天地良心,谁说过这种话谁不得好…。我对老干部也能分房,是双手赞成且衷心祝福的,那些人挑拨我们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关系,挑拨教师群体之间的关系,我真不知他们居心何在。

4、你的逻辑永远是媳妇熬成婆的逻辑,如果你说这样是中国的文化,具有天然合理性。按照你的说法,中国真的可以不用办大学了,特别是西北政法,真的不用再引进什么博士、人才了,大家都轮着走,熬到头;按照你的逻辑,我们根本不用讲什么“人才强校”了,就干脆把学校办学理念叫做“年龄强校”算了;按照你的逻辑,贾宇校长要做上这个校长的位置,恐怕至少还得再熬上十年吧;

5、这么多年来,我做什么事可没敢想过要“一步到位”,请问要求政法的领导履行当初的起码承诺,要求重视教学科研,回归大学本位,与“一步到位”有何干系?扯到哪的哪了。

6、我再肝火旺,还是知道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以势压人,以文化压人。就与你相比而言,或许我就是比你年轻得多,但我敢放言对你说:我在西北政法大学这一年所作的贡献比你在西北政法大学呆那么多年做的贡献要大得多!你信不信?无论是教学创新还是科研成果,还是在学生中的口碑,让学生没有觉得虚度时光等等?你敢和我同时都亮出身份,我们一起比比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