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雕琢
(2023-03-21 15:44:42)| 分类: 余音绕梁 |
这段时间日子过得哗哗地快。转眼都三月下旬了。第一季度就要过去了,还剩三个季度。
这段时间在药物的加持下,状况貌似改善了一点,体检的某指标下降了,但也新添了一些状况,虱子多了不痒,就睁只眼闭只眼好了。
自己还是处于这几年一直存在的心境的忽上忽下中。就是一不留神宏愿高涨大手笔规划眼看要出炉,转眼就偃旗息鼓直接躺平了。虚度是毫无疑问的了。
最近做饭或干家务时开着电视,偶尔作为过渡也看下时下的剧,发现真的是没有能吸引到自己完整看下去的。狂飙要不是因为前期对张颂文的好感,也不会想着看下去,就这么着坚持看完了。然后转手又看了个
对手,就看得有点莫名其妙了。边看边问自己,为啥要继续看下去,想不明白,难道是想看能拍得荒谬到什么程度?有些人演着演着就风格固定了,
看过去就乏味了,能猜到他会怎么去演,这和剧情本身是否吸引没关系。就感觉这个剧槽点满满,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大家之间的互动也很程式化很假,一搜豆瓣评分还不错,可能是相对其他剧而言算拔尖一点的?总之就这种莫名其妙的剧我是不会给那么高分的。
与之相对的,是某天注意到个 芝麻胡同,
看了几眼,发现言语很有趣,于是就看将起来,何冰等人演得也不错。结果一搜,豆瓣评分比较低,关键是对这个剧大家有很多差评,多是关于剧情价值观这类的,也有说满篇的京片子,难道人北京人平时这么说话?过了。说可惜了老戏骨在这么个剧里。我只能说,我看法有点不尽相同,因为这剧促使我看下去,就是因为活泼俏皮的语言,和演员们的表演。看起来确实是堆积词藻,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里都有俗语、典故、俏皮话一句又一句密集展示。有种要强势全方位推介老北京话的架势。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看了太多语言无趣贫乏甚至脑残的剧,有这么个讲究辞藻的剧横空出世,即便刻意了些,也能让人听得妙趣横生新鲜有料的感觉。至于其他的,什么剧情啥啥的,也抹杀不了这好的地方吧。这种台词上的雕琢的剧,请给我来一打。
前一篇:原则
后一篇:一个剧引发的关于方言趣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