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中的“他”与“它”
(2009-07-05 11:06:02)
标签:
童话名家创作谈语言名称摘录 |
分类: 评论和杂谈 |
不论是拟人化、拟物化、变人化、变物化,都是人和物的综合物。或既是人又是物,或先物后人,或先人后物。我认为“他”、“它”都可以用。
如果有别,一个具体拟人作品,大都是一开头就已拟人,如以物性为主,以用“它”为好;如以人性为主,以用“他”为好。拟物作品,大都一开头是人,然后是物,可以“他”字到底,也可以先用“他”到拟成物时改用“它”。
变人化,可以先“它”后“他”。
变物化,可以先“他”后“它”。
当然,这也要看具体作品,灵活掌握。如:“他变为一条癞皮狗。它到处受到人们的讨厌。”如:“他终于变成一座石像。他永远看望着海里驶过的船只。”
有的编辑爱用“他”,有的编辑爱用“它”,这种情况是有的。只要改得对,是可以改的。
当然,有的编辑,为了全书的统一,把一本短篇童话集子中,拟人的“他”、“它”,逐篇统一起来,就没有必要了。
拟人化童话中,有些措词用字,是应该注意的。
如一篇叫《森林里的宴会》,小狐狸去得太迟,熊、虎、狼、豹都吃饱走了。小狐狸一到就问:“咦,他们人呢?”并且还加了一句:“怎么一个人也没有?”正说着一个猎人出来了,说:“人在这里呢。”
小狐狸说的“人”,究竟是指猎人,还是指熊、虎、狼、豹?熊、虎、狼、豹,尽管拟人了,但是叫“人”总不好吧!并且混淆不清。有的作品,常常可以见到这种败笔,这是不可疏忽的。
如:“老麻雀伸出它的双手迎上去,一把将小麻雀举上了头顶。”
老麻雀怎么有“手”呢?双手是指它的双翅还是双脚?
又如:“苍蝇一下脸红了,心怦怦跳着,显得手足无措起来。”
苍蝇怎么会脸红心跳,手足无措呢?
这一类,恐怕还不光是语言文字问题,而且牵涉到拟人化的物性问题。
写童话,措词用字,都要慎重考虑。这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劳动,不能随手写来都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