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汛涛论童话(一)

(2009-07-02 19:22:24)
标签:

经典理论

座右铭

野军摘录

分类: 评论和杂谈

 

洪汛涛论童话(一)

                              

 

童话,有两个母亲。

一个母亲,是民族童话。这是他的生母,有血统关系,所以很象她;

一个母亲,是外国童话。这是他的奶妈,他吮吸过她的奶汁,她哺育过他。

要尊重两个母亲。但,不能把生身母亲当奶妈,把奶妈当生身母亲。

  

童话,有一宗宝贵的遗产。

把这一宗遗产,统统砸烂,这是笨蛋所为。

但死死抱着遗产过日子,也是个傻瓜。

  

有人认为写了机器人、电脑、宇宙飞船、外星球来客,就是“新童话”。

不过,要是这一作品,宣传了寄生、剥削、虐待、野蛮,恐怕还是很旧的童话。

童话不可“题材”相。

  

我们不抵制“洋货”,但是我们提倡“国货”。

我们的童话,决不冒充“洋货”出现在小读者的面前,更不以“洋货”的模仿品去走向世界。

童话作家,请自珍、自重、自爱!

  

近来,确实有的童话作者,不用外国名字,就写不成“童话”了。好像这就是一种“风格”似的。

不但童话中人物用洋名字,连童话中拟人化的动物也都用上洋名字。

那些童话,几乎都是些小狗比克,灰猫伊丽特、母鸡哈尼、黑兔拉斯,还有狐狸露丝、黑熊卡贝、狮子布洛、大象弗里普……

  

一个童话,要民族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我们中国气派。首先要想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在为中国的孩子写中国童话,处处立足于中国。对这,应该有自信心和荣誉感。

什么是童话的中国气派?童话所写的,人物是中国的,气质和性格、心理和愿望,沿用中国所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要中国孩子喜欢看,对中国孩子有教益。

 

我们的童话,决不能再贩卖丑恶了。讲凶杀、讲恐怖、讲残忍、讲狂虐,行吗?

  

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状态,接受能力都不相同。

各个年龄的儿童,有各个年龄儿童的需求,写童话必须根据儿童年龄特征来写。

不顾年龄特征来写,是必然要失败的。

有人要求写出一种“老少咸宜”的作品来,仿佛这是高标准,是在向高标准看齐。也有人对童话提出这样的高要求。

这种好心是可贵的,但这是一种做不到的事。因为,在儿童文学领域里,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年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要做到一篇童话,从出世到进入成人这每一阶段的孩子,都“咸宜”,是不可能的。何况再要加上青年、壮年、老年,要所有阶段的人都喜欢,哪有这样的事!

老少咸宜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不仅做不到,而且也不应该这样去要求的。要是全部爱读,说明儿童不存在年龄特征问题,这是违背科学法则的。

因此,是没有一种“老少咸宜”的童话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