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草seaweed:读于今先生《我爱中医》文后随感

(2006-05-21 14:49:39)
分类: 百合
 
 
 
作者:海草seaweed2006-05-13 10:06:44
 
做为学了五年中医的医学士,我们在五年当中要按照6:4的中西医比例来学医,而西医院校的教学内容里西医学:中医学比例大概比9:1还要高。到了工作单位,全省最好的三甲中医院,我们需要拿出几乎90%的比例来给病人用西医治疗,而中医就像一个点缀一样,在大病历里缀上一个辨证论治以及一付汤药就没有踪迹了。
 
中医学院出来的小医生比西医院校出来的小医生气短不少,因为住院部里需要的永远是西医占绝对主角。中医生会因为西医知识的不扎实而汗颜很多、气短很多,而西医生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哎呀,中医我们没怎么学”就作为他们对中医知识缺乏技能缺乏的完美解释——哪怕是在一所中医院里。
 
两年之后我就离开了医院,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中医,是我自卑郁闷彷徨。中西医结合之路不应该是中医向西医俯首称臣之路吧?
 
感觉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在现在的医疗体系中没得到好的发挥。非典时期的灵光一闪是难得一见的中医亮点。
 
同学在日本留学,她的眼里,日本的中医发展之系统之深入,是我们在国内学习的时候所没看到的。韩国的中医文化也是倍受推崇,我们大学班里有几个韩国学生,其中还有两个10多岁孩子的父亲,放弃经商家世,“高龄”改行学医的,他们学起来的时候,真的比我们很多中国学生执着。还听说(只是听说),中国的中医院校文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是能得到承认的,而同样中国的西医院校出来的文凭就难说了……
 
当然这些都是我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也许不全面,只是我看到于今先生这篇文章之后的一些感想吧。
 
我喜欢中医,学校里接受了很多中医学究的教导,非常受益,包括中医基础来源的哲学体系对我的人生观的影响。医院急诊科里的一位主任,是我很欣赏的一位中医老师。作为建设国家级中医急诊中心的领导者,当年他给我们提倡的急诊原则是:先中后西,宁中不西。也许因为这样的缘故,在本来遇上急重症病人机会最多的急诊科实习的时候,反而是我这个刚出道的小中医生最踏实的时候——因为我终于感觉在理直气壮地用自己学业所长来更有把握地施救病人,既以挽救病人生命为第一要务,又以施己中医所长为主要手段,这样的效果,真的不差。
 
就写这些吧,当年离开中医临床,我当然有遗憾,但是离开医院之前,我感觉自己离开中医已经很久了。要坚持下去,除了我自己的一些其他原因之外,更有这中医在我眼里的现实中渐行渐远的苍凉。有时候,感觉怀古,似乎是一种幸福,那个时代无论怎样变迁,中医这古老的医学随着我们的繁衍生息也蓬勃壮大了几千年。走到今天,科技如此发达,难道真是要以似乎是一种医学吞并另一种医学的方式来找到所谓发展和融合吗?

呵呵,我也许言论偏颇了,即兴之言,不足揣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