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一遍巴金的文章《做一个战士》
于今
一代文学巨匠、伟大的战士巴金先生于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永远停止了“战斗”,享年101岁。
巴金的名字在我儿时的脑海中就已经扎了根,记得那时家里的书柜上就摆上了巴老的《激流》、《将军》、《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父与子》。然而,真正读巴老的书,还是在我上中学之后的事,从那时起,我才从课本上了解到巴老极其文学成就。凭记忆,我看过的巴老的书有《家》、《春》、《秋》、《寒夜》、《爱情三部曲》、《萌芽》、《赞歌集》、《回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短篇小说集》、《怀念》、《英雄的故事》、《大欢乐的日子》、《坚强的战士》、《海的梦》、《随想录》、《巴金选集》等。可以说,正是巴金的书激起了我对文学的痴迷与热爱。
2004年11月的一天,《中华儿女》记者伍小保先生采访我,问我有没有一本书或一个人曾经激励过我。我想了想,不经意地答道:“巴金的《做一个战士》!”对,正是巴老对真理、正义和自由无限追逐的战士精神不时地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巴老就是这么一位简单得只有真实、良心和追求正义、自由的意志的战士。然而,现在的不少人,却满脑“丰富”地充斥着虚伪、欺诈和追逐着庸俗、个人主义;巴老就是这么一位永远充满热情——“五四”青春精神的战士,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革新精神。然而,现在的不少人,却是未老先衰,暮气沉沉,整天过着物欲横流的生活,似乎就要死到临头,就需“英勇就义”,“不战而亡”,所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享乐;巴老就是这么一位敢于“直面自我”、进行彻底自我批判的人,从而敢于“说真话”、对世界进行批判的人。因为勇气,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深刻。人们正视自身的闪光点容易,正视自身的污点却太难,他是一位敢于将自己最真实呈现出来、从而不断战胜自我、批判现实的战士。只有战胜自己的战士,才是最勇敢、最有革新、最伟大的战士。
巴老曾给战士做了一个的定义:“拿着武器(枪弹或笔杆)追求正义、自由并志于革新、创造而不惜牺牲自身(物质、精神)利益的人”。血和肉是生命,同样,思想更是生命,是更真实、崇高的生命;枪弹是武器,同样,笔杆也是武器,是威力更猛、作用更大的武器。在当前紧锣密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的时期,更需要在精神、文化领域时刻进行无硝烟的战争,这是当前更有必要、更有意义的战争。
时至今日,我才真正悟得,巴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豪,更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是在“战斗”中做文学的一代文豪,只不过战场是纸,武器是笔;又是在做文学中“战斗”的英勇战士,只不过做文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文学而文学,而是为了唤醒人性,为了驱除思想毒瘤,为了解放头脑。用两个字来可以概括巴老的生平:一个是“真”字(因为“真”而深刻),笃实坦荡,表里如一;一个是“爱”字(因为“爱”而热情),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由、爱正义、爱一切美好和崇高的事业。巴老正是在这坚持、履行“真”的过程中追求、奉献“爱”的永远热情的年轻战士。
在向巴老表示无限敬意和哀悼的同时,更让我们敲响警钟,多一份反思,继承巴老光荣而伟大的事业。
敬爱的巴金先生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一个数度感动过中国人的文学大师离我们去了,一个热情的战士离我们去了。在这临近深秋之夜,让我们再读一遍巴老的这篇著名文章——《做一个战士》,以期待战士的春天。
怀念永远热情的年轻战士——巴金
于今 2005年10月20日晚 府右街
《做一个战士》
作者:巴金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
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
《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
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
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的死命。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他不躲避黑暗,却要面对黑暗,跟躲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搏斗。他要消灭它们而取得光明。战士是不知道妥协的。他得不到光明便不会停止战斗。
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毒蚊等等危害人类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天空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的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带着满身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仰只有加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
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任何打击都不能击破战士的意志。只有在死的时候他才闭上眼睛。
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绊脚石摔倒,没有一种障碍能使他改变心思。假象绝不能迷住战士的眼睛,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除非他死,人不能使他放弃工作。
这便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能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
1938年7月16日在上海
选自《无题》
加载中,请稍候......